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8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38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374篇
社会学   26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外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阅读不仅是读者知识积累和经验积淀的反映,而且可以构架起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掌握了语篇生成的理论基础和技巧,读者就能在阅读中驾轻就熟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英语词汇是研究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拟声词的词汇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而构成的。从拟声词的修辞功能和翻译技巧两方面探讨了拟声词在英语语言运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杨绛散文的独特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轲 《南都学坛》2002,22(4):69-72
杨绛在文坛上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她打破了17年散文的沉闷压抑,延续了五四时期幽默散文一路的发展,并具有自己的个性。杨绛对“文革”的描写与反思,采取了迥异于他人的远距离视角,带一种调侃与审视,因此显得超然而从容。文中流贯着一个侠骨柔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读来令人感动。而作者采取的冷静的白描这种写法,对于17年散文的滥抒情是一种有力的反拨和纠正。正缘此,杨绛在文坛既是边缘的,又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4.
广告修辞新奇巧妙 ,独出心裁 ,凝聚了广告作者的丰富而非凡的想像力 ;广告语篇中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修辞格不但使广告语言生动活泼 ,言简意赅 ,或节奏感强 ,很有力量 ,而且深刻地描绘或强调广告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性与功能 ,有助于创造其美好形象 ,促进广告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文学中 ,池莉惯以“非女性化”写作而著称 ,但她的两篇近作《乌鸦之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却显示着作者向“女性写作”的转变。文章从这两篇小说的女性叙述立场、女性成长的叙述话语和作品的审美风格等方面阐述女作家性别创作立场的位移  相似文献   
6.
冯梦龙《山歌》的女性话语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女性视角来解读晚明时期的《山歌》,其充满一种女权主义的隐喻,是在封建伦理式微前夕男权中心的退位及女权意识的崛起在民间的映证。  相似文献   
7.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它在题材上呈现出的“故事类型”化特点,以及局部细节描写上的“套式”形态,都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此外,传统的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语言的简单易懂,又进一步促进了“革命文学”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8.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篇小说《老人》在时间结构、叙述视角以及人物话语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米兰达对艾米姑妈的悲剧故事的了解过程这一主线展开。通过这些叙事策略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被遮蔽的"文革"叙事--从《玫瑰门》评论小史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门>是铁凝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重要作品,但从<玫瑰门>的评论小史可以看到,80年代后半期以来,评论界对"文革"主题的忽略与遮蔽是普遍的.其中对抽象人性的偏爱,导致评论界对铁凝等一些小说家揭开"文革"政治对人性阴暗面的催生和放大,与人性固有之丑陋的合谋真相这一努力,大多视而不见.这一情形与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当代文学观密不可分,也与"瞻前"而非"顾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