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校报规范化建设,是摆在校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校报的发展史中考证校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并就目前全国校报的办报现状,分析了影响校报规范化建设的因素,最后从规范体制定位,改善办报条件,增强校报的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地市级党报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对此,在分析国内外传媒业激烈竞争形势的基础上,揭示了新形势为地市级党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并根据地市级党报的特有优势提出了走差别化竞争路子,以张扬个性来拓展生存空间和采取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提高服务性、加强深度报道、搞好舆论监督等措施来提高引力与张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学院派文化特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有学术气象、文化意味、学院气息是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的出版过程中,学院派知识分子的执掌、大学学生的积极参与成就了它们的学院派文化特色。对学术活动的关注和对学术思想的启蒙则体现了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对学术繁荣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地市党报自身所具有的较大权威性为研究起点,以其发布的楼盘广告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市党报上所刊登的具体楼盘实例,对楼盘广告话语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当前的地市党报楼盘广告注重以人为本铸造品牌,注重“硬件”人性化和“软件”个性化的转化,其广告话语体现了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色彩。  相似文献   
5.
本文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京津地区外文报纸从北洋军阀统治晚期到南京政府统一全国初期被层层挤压、无法立足的衰落过程,并对后期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打击外报的缘由、手段,以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外报的衰落标志着中国民族报业逐步摆脱外国势力,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发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改革运动。“公共新闻”倡导媒体关注公共领域建设,鼓励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寻求与公众、政府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探寻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近两年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公共新闻”热潮,其中都市类报纸的“公共新闻”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秉承了“公共新闻”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也具有自身特色,对新闻媒体探索如何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发挥信息沟通和舆论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7.
Latinos are often thought as potential game changers in the political worl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media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2016 election and the path to the 2020 elections, narratives on the role of Latinos leading up to the 2020 election have started to emerge. In this article, I seek to examine how U.S. daily newspapers frame the role of Latinos in the 2016 election and leading up to the 2020 elections. Previous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racialized media coverage of African American politicians and the effects of racial priming; however, extant literature has not explored how Latinos are framed in U.S. media when it comes to electoral politics. Using a sample of newspaper article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Los Angeles Times, Washington Post, and Wall Street Journal, I found that newspapers largely focus on the demographic changes while operating under various assumptions about those changes. First, newspapers frame Latinos as more likely to vote for a politician if they are Latino. Second, they construct Latinos as a monolithic ethnoracial group that has simplistic interests in immigration. Third, Latino voters and African American voters are often lumped into the same category when discussing mobilization. These narratives continue a tradition of framing Latinos in monolithic ways, while also showing slight departures from previous narratives.  相似文献   
8.
刘兴豪 《云梦学刊》2009,30(2):83-85
维新报刊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舆论先导的政治功能:维新报刊是政治变革的“喉舌”,是监督政府、议论朝政的舆论利器,向读者宣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振兴中华的出路在于推翻封建王朝,提出了唤起广大民众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的为革命而办报刊的新闻传播思想,这促使中华民族近代新闻传播思想出现初期革命性转变。这次转变以为革命办报刊的宗旨,把报刊当作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和积极反映民意、影响和指导舆论为显著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一富有革命性的新闻传播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改良派的新闻传播思想理论,自然取代了改良派的新闻传播思想而成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流新闻传播思想,同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胜利发展,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周博文 《唐都学刊》2014,(5):103-111
由郑振铎担任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儿童周刊《儿童世界》,作为现代中国第一本白话文儿童文学期刊,对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杂志在创办初期,不仅吸引了文学研究会旗下著名作家给其供稿,儿童的文学创作也作为杂志的一个主要栏目得到积极的展示,在重视创作主体的新颖性的同时,也为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必要而真实的儿童经验。对郑振铎担任主编时期,《儿童世界》儿童创作的形成原因、方法的兴起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特征做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