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978篇
社会学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Kohut's concept of Tragic Man functions as a response to criticisms of self psychology as proffering a partial, utopian, strife-denying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After citing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ritiques in this respect, I review the concept of Tragic Man as defined by Kohut, and then seek to deepen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is concept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affects, empathy, and free association. A clinical vignette concludes the paper, through which some of these ideas find illustration.  相似文献   
2.
运用心理学移情原理消除师生的情感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语教学的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无论这些因素多么错综复杂 ,主要还是来自教和学两方面。教师和学生能否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从而形成互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文章将着重讨论师生间营造互动关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情感与移情  相似文献   
3.
作家的人格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 ,往往决定着其作品的风格。我们在研究作品风格的时候 ,不能不关注作家的人格。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探讨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及其特征 ,是深入研究陶渊明作品风格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从陶渊明的作品中 ,从他的言行中 ,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情趣和胸襟 ,领悟到一种具体的人格。陶渊明自然率真平和旷达的个性特征构筑了他的诗化人格 ,即未经世俗异化的高尚贞洁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内在思想根源是自然化迁的宇宙观和委运自然的人生观。这种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他任真自得和固穷守节的行为方式。他的作品中常见的酒与菊、孤松、孤云与归鸟等艺术形象组成了陶渊明诗化人格的象征系列  相似文献   
4.
赵树勤的新著《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对当代女性文学的历史衍变、主题话语、语言特质、诗学模式、文体风貌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文化诠释和诗学建构 ,体现了建构中国化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5.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 ,同时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移情减少攻击性以及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儿童的良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文坛艺苑中活泼泼的审美现实 ,尝试对文趣、艺趣、诗趣作美学阐释 ,只能是我们的学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张生煮海》是一出神话剧,反映潮州举子张羽与小龙女私定终身而遭到东海龙王阻挠,于是敢与命运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从中折射出元人对海洋的观念变化,反映了我国先民藐视神权、敢于跟强大的恶势力斗争的精神,也折射出人定胜天的海洋精神。  相似文献   
8.
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是指示语的一个重要属性,也是交际过程中各方都基本认同的参照准则。但有的时候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如语用移情效果,会有意选择违背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这条准则,把指示中心转移到听话人或其他听众身上,从而发生了指示语映射现象。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指示词语,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指示这一现象的语用性质。  相似文献   
9.
诗歌阅读中的“误读”,无论是读者的有意为之或无意中的“歪打正着”,指的都是读者在对诗意的理解上与作者本意不一致。之所以会发生“误读”,是因为读者从诗中读出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而以自身的联想力丰富、补充了作者的诗意内涵。可以说,误读难以避免,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它应该出现在率性而为的状态之下,而不是出于无知或有知的偏见。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缺少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敏感性,只是简单盲目地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去解读和评价对方的话语和行为,再加上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导致在交际过程中不情愿坦露心声,以致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这些都导致了移情的失败。移情能力是交际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际主体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道润滑剂。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浅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移情障碍,提出了培养移情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