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卡特尔个性测验(16PF)测试方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体育潜能生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潜能生之所以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个性心理存在某些缺陷和自身生理疾病,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应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学生给以更多的关注和教育,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脱离困境,以达到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力工业环境学习曲线与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且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利用1991—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万元产值能耗、水耗、SO2排放、COD排放等九个主要指标,建立电力工业能耗和大气污染、水耗和水环境污染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环境学习曲线,并根据这些曲线分析了不同时段,我国电力工业的环境负荷和节能减排潜力。结果发现:我国电力工业资源环境九项指标均随人均GDP的增长呈幂指数衰减,不同时段电力工业万元产值环境负荷逐渐下降,同时节能减排的潜力也逐年下降,这是由环保意识增强和经济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方面,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阐述了审美教育对人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的理论依据,并从3个方面介绍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从而加强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的融合,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双趋与双避冲突情景所诱发的脑电成分的差异,本研究分别记录了16名健康大学生被试在双趋、双避、无冲突三种不同情景下完成决策任务的反应时数据与脑电成分.结果表明:(1)被试在冲突情景下的决策反应时均长于无冲突情景,其中双趋冲突下反应时长于双避冲突;(2)双趋冲突情景诱发的P2的波峰值更高,潜伏期也更短,无冲突情景所引发的P2波峰值最小,潜伏期最长;(3)冲突情景与无冲突情景在300 ~ 400 ms之间出现了LPC的分离,动机冲突比无冲突情景诱发的LPC更正.本研究中脑电数据与行为数据得出一致性结果,双趋比双避情景诱发更深程度的负性情绪与注意唤醒,即较高的动机冲突.  相似文献   
5.
现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主要为口头表达能力的缺失。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注重社会实践和团队合作、完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相似文献   
6.
以d1组态的简单晶体场理论为基础,根据点群的对称性及配体场势的可加和性原则,讨论了各配体场中d轨道分裂的相对能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今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针对企业人才稀缺,且又人才外流的问题,文章结合大集团公司的人才运营经验,研究建立一套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进行潜能开发和综合能力培养,让企业具备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形成企业人才池,进而进行人才高效运营,推动企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迹理论是生成语法框架下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假设,但这种理论假设正确与否,句法表征中是否真正存在没有语音形式的语迹,必须得到与语言相关的脑神经机制的实验验证。本研究在生成语法理论背景下,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汉语话题句为研究语料,考察了汉语语迹的神经机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语话题句的加工过程中所诱发的持续负波、动词位置的负成分以及句末位置的P600成分,均反映了句首话题成分移位后会在原有位置留有语迹,二者之间存在句法依存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语迹在汉语话题句中有其神经机制,语迹理论假设的合理性能够得到大脑神经机制上的证明。同时研究也从神经机制的角度逆向证实了汉语话题句是经由移位生成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9.
Primary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uses of neural action potential (‘spike’) data versus local field potentials (LFPs) for modeling information flow through complex brain networks. Hypothesis: The common use of LFP data, which are continuous and therefore more mathematically suited for spectral information-flow modeling techniques such as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can lead to spurious inferences about whether a given brain area ‘drives’ the spiking in a downstream area. Experiment: We recorded spikes and LFPs from the forelimb motor cortex (M1) and the magnocellular red nucleus (mRN), which receives axon collaterals from M1 projection cells onto its distal dendrites, but not onto its perisomatic regions, as rats performed a skilled reaching task.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As predicted,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on the LFPs—which are mainly composed of vector-summed dendritic currents—produced results that if conventionally interpreted would suggest that the M1 cells drove spike firing in the mRN, whereas analyses of spiking in the two recorded region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thematical models of information flow should treat the sampled dendritic activity as more likely to reflect intrinsic dendritic and input-related processing in neural networks, whereas spikes are more likel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output of 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0.
摘要:Boltzmann方程是描述稀薄气体变化规律的重要微分方程之一,如果方程的初始状态是真空附近的一个扰动,并且在无穷远处以幂指数形式快速收敛到零,同时分析了空间不均匀的Boltzmann方程的稳定性。为了得到该方程的稳定性,首先引入了几个非线性泛函并时它们作适当的估计,然后利用Gronwall不等式证明空间不均匀的Bohzmann方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