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142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2351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购买体验型产品时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影响下体验型产品的消费者决策选择行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影行业的票房偏离及消费跟风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体验型产品的羊群效应并对其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采集艺恩资讯的票房数据以及豆瓣的电影基本信息及影评等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消费者"羊群行为"视角分析其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质量等内生性影响之后,消费者羊群效应依然存在;产品特征信息对羊群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从而形成理性跟随;采用预期差异模型可以解释消费者实现理性跟随的过程。研究结论对于电影行业宏观政策制定及对体验型产品合理进行营销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论述汉密尔顿、杰斐逊和麦迪逊政治思想入手,分析了以集权思想为特征的汉密尔顿"古典式行政模式"、以分权思想为特征的杰斐逊"浪漫式行政模式"和以利益集团思想为特征的麦迪逊"新古典式行政模式"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原因,并从宏观上考察了3种"行政模式"在美国行政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实践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的理性精神与学术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为古人所欺,不为世法所挠”、“我物我格,我理我穷”,以及“除心奴”,反“依傍”三个层次论述了梁启超与西方启蒙主义相通的理性精神与学术态度。从理性精神的角度对众所周知的梁启超一生“多变”作了新的阐释。并认为,梁启超与王国维一样,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不过表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4.
见义不为现象的法律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规定社会和国家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救济和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作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实行法律保护是救治当前道德冷漠现象的一剂良方,是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的法律规范。它的制定与实施又进一步充实了法律的正义精神,是法律价值的全面体现。但在现阶段我国还不具备相应的历史与现实条件用法律强制的手段推行见义勇为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利益关系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产生了利益分化和重组。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出现了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来源多样化、经济利益差距扩大化和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等新的特征。对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应特别注意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并进行合理的利益协调,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利益集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应用唯物辩证法方法,研究汉语生成的基本过程。该过程和认识论有直接的联系,两者的主体结构是相互对应的。汉语是在一个疑问词的两次大分裂中生成的,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概念的形式。日常生活中总体上驾驭人们实践的东西,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而是中和了这两个方面的感觉。过去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鉴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有可能在此项研究中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7.
8.
谈激发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所以我们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用教学的高质量来培养学生的高素质。如今大学生普遍不喜欢上政治理论课,极大地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政治理论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我们认为,针对目前大学政治理论课的低效性现状,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因素作为主体认识结构中的一个恒常性要素,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意志、需求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起着选择、调节控制和驱动的作用,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展起突破和创造的作用。把握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从艺术和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中去确立划分艺术形态的标准是符合艺术本质的.按照艺术所包含的精神内容的不同,艺术形态可分为神性艺术、人性艺术和理性艺术,以丰富的艺术史例可以说明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