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装画是为了服装的设计、制作和推介而创作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绘画样式。时装画对于服装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探讨和研究时装画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对于发展中国的服装文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共执政陕甘宁边区的成功实践,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了抗日民主政治的模范区、新经济生活的模范区、建设先进文化的楷模,为中共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做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术界对中共执政陕甘宁边区的研究主要涉及民主建政、发展经济、建设新文化、当代意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牛仔服伴随着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来,唐装则复兴于繁荣的新世纪之初,本文以“牛仔服”和“唐装”的流行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寻其流行原因,来揭示服饰时尚中的文化变迁,并由此展现当今时代多元文化———传统的和现代的、全球的和本土的并存交融的形貌。  相似文献   
5.
称谓的简化与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称谓有两种情况 ,一是官职称谓的简化 ,一是某方言区社会称谓的繁化。前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使用经济的言语来表达 ,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时尚称谓 ,它简明、经济 ,也符合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趋势 ;后者是为了避免社会称谓的尴尬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汉语称谓虽然细致 ,但是也有难于称谓的域段 ,繁化称谓可以说是一种称谓空白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将服装系列设计方法与数学方程联系在一起,形成服装系列设计的"抽象方程"理论,使服装系列设计具有了定向、定量、明确、有序的特征,力求寻找一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实践方法,帮助服装设计初学者尽早摆脱设计瓶颈,步入设计正轨。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中的哥特艺术,是以建筑实体形式凝固下来的一种文化存在。由于不同时期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建筑技术的推动,哥特艺术总以不同的姿态和气质出现在各类建筑中。逐渐地,人们对它的情感体验超脱了建筑特定空间。当充满黑暗、恐怖、神秘色彩的哥特小说问世后,哥特艺术开始在音乐、电影等大众流行文化中蔓延。它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也在与社会意识和风尚的结合中不断地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缘由和基本范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做法;重视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成功应对现实考验和挑战的英明决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以世界眼光“海纳百川”而做出的历史决策。根据胡锦涛同志2004年两次讲话精神,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要素,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主义的热潮下,当今热销的女性时尚杂志在广告商品信息的同时,自身也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文本传递出“建构的意义”,即传统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性别成见与正在进行中的时尚性消费主义,这二者作为时尚杂志这个巨大消费符号下的双重隐喻,通过深层意义的建构,被置于时尚杂志内部。  相似文献   
10.
国内法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再研究亦非常重要.文章认为,法治研究在当代中国有三种方式,一是扬弃方式,通过重述或比较的方式研究西方法治理论;二是历史方式,研究法治理论在古代中西方世界的发展以及在近代中国的生长历程;三是理论方式,从法治概念、标准、意义、路径、思维、理论体系等方面入手,建构立基于中国的法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