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0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706篇
社会学   10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克论宗教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是现代西方处理宗教冲突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新近发现的文献表明,洛克早年是反对宗教宽容的。本文将洛克对宗教宽容的几次讨论放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宗教冲突的政治背景之下,指出洛克前后期虽然主张不同,但都遵循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第二篇政府短论》中提出的"神法—人法—兄弟法—私人法"的法律结构,只是针对英国现实问题,在这一框架当中适当调整。无论他主张宗教宽容还是不宽容,目的都是为了清除天主教在英国政治中的势力,围绕圣公会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他晚年与普洛斯特有过多次争论,但所涉及的并不是原则性的分歧。我们今天思考宗教冲突与宽容问题,应该看到洛克宗教宽容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乐教是理解儒家精神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乐教扎根于“亲亲”之情,具体体现为与“忧患意识”有别,而与“安”“乐”相协调一致的“怛”和“哀”“悲”之情。此情实质上是超越的天道内化为人的心性而落实下来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得以呈现的方式。儒者虽深知人生之哀、悲,但以乐入手,解悟和转化现实的人生与宇宙,是一大特色。如此,宗教情怀转化为现实的人生关怀,成为特有的礼乐文明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和佛教都是高度伦理化的宗教 ,伦理思想是其宗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从伦理之来源、道德依据、行为规范、人性论、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伦理观进行了比较 ,分析二者伦理观之同异 ,从而阐扬了两教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5.
情歌在<诗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情节形象地再现了古代社会隆重的祭高禖仪式,这一仪式与先民的生殖崇拜密切相关,不仅反映了人们自由、奔放的性爱意识,揭示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重视,而且寄托着远古民族浓重的宗教情结,从而使<诗经>具有了深厚的人类学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对宗教经典十分熟悉的学者型作家,许地山在他的小说里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宗教意象,他的作品中艺术与宗教可说是互相缠绕、互相融合、密不可分.他既不用爱与美的理想来解释人生,也不用苦闷和悲哀来总结人生,而是以宗教思想为核心来探讨人生,并借作品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是他的人生态度还是他的作品,都体现了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三者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西宗教文化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和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对汉民族和北美的大众宗教信仰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了人类心理中宗教观念存在的普遍性并探讨了宗教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国的宗教状况和政教关系发生了诸多变化,宗教地位在民众社会生活中不断上升,传统宗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与非传统宗教之间的竞争加大,伊斯兰极端主义对国家安全的破坏日益明显。《宗教活动与宗教团体法》(2011)的出台为规范宗教活动、遏制某些宗教的极端化奠定了基础。宗教政策经历了从宽松到趋紧的过程,族际和睦与宗教和谐政策的政教关系已初步形成,宗教状况的发展趋势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武云 《东方论坛》2014,(6):71-74
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文化存在"信仰缺乏症",带有宗教特征的巫文化与主流文化结合,部分地满足了人们的宗教信仰需求,表现出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占位效应。在当下中国,由于大量具有宗教情结人口的存在,宗教信仰作为一项次好的选择,能够发挥对邪教的文化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In the second part of a paper reporting a unique single day a week adult day program, the service methodologies developed in the program are described as well as a study of outcomes in four areas: success in reaching the target group, attendance, length of participation, and resolution of psychosocial and health related problems. Outcomes, illustrated by statistical and case material, indicate success in achieving the overall goal of maintenance and enhancement of the participant's life and functioning as a whole. Such a resource is recommended as a vital one for the target population of isolated older people describ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