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8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管理学   29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8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92篇
丛书文集   1836篇
理论方法论   863篇
综合类   9245篇
社会学   1327篇
统计学   31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699篇
  2013年   831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923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768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1062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61篇
  1978年   5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原有通知删除规则进行了科学修正,但事前保护缺位与事后救济程序失范的问题仍然存在。随着网络服务提供者完成角色转型和技术升级,其作为网络侵权风险的控制者和参与者,有必要且有能力承担未通知阶段的主动预防义务和已通知阶段的证明材料审查义务,以弥补著作权保护和用户利益保护的漏洞。双重注意义务应分别与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危险的预期和控制能力以及材料审查能力相适应。未通知阶段之注意义务以技术措施为主要履行方式,其注意标准的认定应综合考量技术水平、服务类型、内容介入程度、是否直接获取收益等要素,未尽该注意义务仅为过错认定的考量因素而非唯一标准,并不必然导致侵权责任。已通知阶段之注意义务仅限于对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有限的实质审查,尽到此注意义务的,可以免于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3.
Feminist and empowerment theorie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ndividual and sociopolitical levels of social work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Incorporating feminist and empowerment approaches in practice will provide social workers with the knowledge, values and skills most likely to promote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both theories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 a case example.  相似文献   
4.
In most mid- and high-income countrie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demographic,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past decades. However, we know little about how these changes have shaped women's work patterns during a key life stage: the transition to motherhood.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from Chile, covering over 30 years of employment histories and three periods of first births (1980–2010), I conduct sequence analysis to identify women's work-care trajectories during an eight-year period of the transition to motherhood. Over time, I find that continuous care work at home has declined, for which education plays a key role, while the chances of working continuously have not changed over time. Instead, I find an increasing trend of unsteady paths that combine paid work with either caretaking or unemployment. I discuss how these changes, as well as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ducation,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gender and social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5.
英国自都铎王朝后期至斯图亚特早期,立宪君主论或混合君主论者抵制君权神授论,坚持家庭是一个自治的、涉及臣民私人权益的小政府,受到自然法、古代宪法或神圣法的保护。《复仇者悲剧》中公爵王室言行映射詹姆士一世在《皇家礼物》中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论,温迪斯兄弟俩及追随者的复仇隐含当时的政治抵制学说,公爵王室与温迪斯兄弟俩的对立象征君权神授论与普通法理论的对峙。温迪斯兄弟俩却以威胁新君为由被处死,司法斗争简约为复仇冲动,维权英雄陡变为暴徒,暴君化身为明君,这暴露出君权神授论的悖论性和剧作家含混的复仇伦理。  相似文献   
6.
金诗学唐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诗歌在受苏轼等宋代诗人的影响之外 ,也受到唐诗的浸润。本文依据金诗发展变化的自身情况 ,考察了金诗学唐的历程。文中将金诗学唐分为金初“借才异代”时期、“国朝文派”时期、金代后期等三个阶段 ,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从一个方面展示了金诗发展的轨迹 ,揭示了金诗的某些重要特点 ,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金诗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This report evaluates the extent of perceived and enacted HIV/AIDS-related stigma in a rural setting in Zambia. Stigmatisation is abundant, ranging from subtle actions to the most extreme degradation, rejection and abandonment. Women with HIV and pregnant women assumed to be HIV positive are repeatedly subjected to extensive forms of stigma, particularly once they become sick or if their child dies. Despite increasing access to 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initiatives, including anti-retroviral drugs, the perceived disincentives of HIV testing, particularly for women, largely outweigh the potential gains from available treatments. HIV/AIDS related stigma drives the epidemic underground and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hat people do not wish to know their HIV status. Unless efforts to reduce stigma are, as one peer educator put it, “written in large letters in any HIV/AIDS campaign rather than small”, stigma will remain a major barrier to curbing the HIV/AIDS pandemic.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苏建交谈判期间,苏俄从其自身国家安全利益出发,采取强行出兵外蒙追剿白匪和坚持长期驻军库伦的作法,来占有当时主权属于中国的外蒙古地区,在外蒙古问题上对华采取了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9.
私营企业女工权益保护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私营企业中 ,普遍存在着职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的问题,尤其是女工权益受侵害的问题更为普遍,也更 为突出。女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也有企业主方面的,还有女工个 人方面的。制定专门的《私营企业法》,明确劳动契约原则,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 职能,加大新闻机构宣传与监督力度等,是有效保护女工合法权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对已有公司治理理论评述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两个方面,论述说明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将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主体。提出谈判控制理论,以资本剥夺程度的强弱作为衡量谈判控制力大小的依据。对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论是谁侵蚀谁的利益都必须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应以两者是否在谈判控制的平等合约内建立作为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认为判断控制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应该是专有性大小。提出分类治理的理念,得出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