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青文学从"自恋"走向"自省",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幻想式回忆中,学会了真诚地对自己进行反思.但在知青运动三十周年前后出现的知青"反思"文学,并没有产生知青作家所预期的社会轰动效果,其真正原因在于缺少真正发自灵魂深处的"自省".因此,在知青运动四十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关心知青文学的人们希望看到的,就是知青文学能够真诚地通过"反省"向世人敞开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改革围绕“知识”之争对实践不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我们的教育知识观研究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知识使命观研究与哲学混乱和实际的不自觉;教育知识特征观研究的完全哲学化。教育知识观研究哲学化、非教育化倾向意味着教育改革的基础理论是不健全的,基础理论不健全必然致使教育处于十分危险之中,必然导致实践的畸形发展。应试教育长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教育知识观研究有着极大的关系。反思教育知识观研究,探索教育自身知识使命及特征已成为教育改革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尚烨 《阴山学刊》2005,18(5):73-77
《圣经》中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有关“罪”与“爱”的阐述既体现了宗教的神圣性,又对现实人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人性本恶出发,基督教认为人具有有限性,故需时时反省、忏悔。而耶稣被钉十字架,则表达了上帝时人的无尽之爱,俗人需以上帝为榜样,以博爱之心宽恕他人之过。  相似文献   
4.
宫本百合子笔下的“伸子”与丁玲笔下的“莎菲”,在叛离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虽然具有表层类似的孤独、自尊、多愁善感、以我为主的爱情观,但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物形象。莎菲是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追求个性解放、婚恋自由的女性典型形象,复杂而又真实,虐人而又自审,给人一种艺术的残缺美。伸子则是作者背离生活真实,臆造出来的观念化的追求所谓“理想”的女性符号,孤芳自赏、高大完美掩饰不了她给人的虚假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影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诸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揭示了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水平与教龄、学历、职称、幼儿园等级诸因素的相关性。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教学经验、专家指导、实践观摩、支持性环境是影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增杰 《东方论坛》2005,(6):47-54,86
学术研究是一条研究者的自省之路.自省是一种学术自觉.不断地检点行装,摒弃陈规,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保持独立的学术个性.我向往于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地域文学研究、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研究领域走自己的路.我并不在意结果,只愿意在路上不断的自省,不停的跋涉.还要强调,师友相互切磋,搀扶,同样是研究者实现学术追求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指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四次重要的自我反思对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作用。认为只有把握每次自我反思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特征,才能对相应的作用有一个恰当的理解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的中国诗歌因其发生机制、传播途径,特别是其内在生命体验、思想意蕴和书写方式所呈现出的与民族古典诗歌极为不同的新质,故而被命名为新诗。这一命名,使得它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不断地被人提起。特别是以世界性眼光评说其特征与成就时,有人责难它因切断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而失去民族个性和汉语独特的张力,有人则认为它的现代性活力正是由于摆脱民族诗歌传统束缚后向外国学习的结果,也有人看到了它与民族诗歌精神之间难以言说的关联所带来的复杂性。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确实是考察、言说新诗最重要的角度与话语平台,然而,这一关系因长期以来许多言说者过于激动的情绪而一定程度地被扭曲或膨胀了。言说者个人的许多情绪性话语被阐释到了这一关系之中,不仅使这一关系在评说新诗时的有效性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关系本身也因情绪化阐释而变成了一个问题。 所谓对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的重审,就是要剥离长期以来积淀、附着于这一关系上的多余话语,回到关系本身,以新诗既有的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未来发展为目的意识,用现代眼光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重新追问。诸如,新诗发生之初,诗人们到底是以怎样一种姿态面对、审视民族诗歌的?他们言说、择取民族诗歌传统时遵循的话语逻辑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者有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秋兴"情结研究颇多,但钱穆从中国文学深层的"人生自省"视角出发,对"秋兴"文学所蕴涵的生命自省意识的解说,无疑为我们反思中国文学自身的自省精神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改革中,我国新课改突出强调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尤其是创新取向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