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意义增值和意义消失同时进行也即所谓的"能指的狂欢"时代,人们对女性主义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乐观。文章以"网络红人"现象为突破口,提出"能指的狂欢"并不能带来女性更多的解放,甚至会倒退,网络时代的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自由,但并不能改变男性主掌的"话语权"。而任由自恋、价值虚无和性开放泛滥也不会给女性带来尊严与价值,而是离女性主义者最初的理想更加遥远。  相似文献   
2.
Populism as a concept is elusive and has been connected to very different political movements. Generally, populism’s connotations are rather negative and the term is often used pejoratively in the academic field as well. However, Ernesto Laclau has approached populism by arguing that populist reason is a manifestation of political logic in which group identification – formed through various signifiers such as ‘the people’, which are articulated as part of an ‘equivalence chain’ – eventually establishes political agency as a totality. This paper uses Laclau’s articulation theory to analyse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populism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of Sweden, Finland, Norway and Denmark.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mainstream media frame populism rather negatively, although examples of the term’s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people’ are available, especially in the tabloid media. Thus, the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behind the forming of populist movements clashes with the media discourse that prioritizes established journalistic views, practices and sources, making populism a ‘floating signifier’, that is, a concept that has several meanings which are contested in various public discourses. A general patter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pulism in Northern European multi-party democracies can be discerned, thus identifying the central role of nationalist and nativist identifications in contingent populist articulation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rdic countries emphasize a context-driven approach.  相似文献   
3.
鲍德里亚的媒体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思想主要集中于电视媒体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分离以及大众媒体播放的单向性特征,这些现象导致了符号意义的丧失与大众的反抗。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主要体现在媒体自身的真实性与仿真性的矛盾上,这一矛盾导致了“意义”的混乱,并使大众采取了新的反抗形式,即“调侃和游戏”的反抗形式。鲍德里亚的媒体批判理论标志着西方社会批判理论已从单纯的物的“异化”批判进入了大众媒体的“符号”批判,同时也暴露了其思想的内在不足。  相似文献   
4.
凯瑟琳·贝尔西是英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意义观是其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尔西的意义观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她运用索绪尔的差异性原理批评表现论和摹仿论,认为语言不是透明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在于表达作者的意图或反映客观现实。以此为基础,贝尔西接受能指物质化的观点,把意义的范围从语言扩展到符号,强调符号(包括文学作品)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内涵意义不是自然和永恒的,而是由意识形态或话语决定,意识形态的转变导致对文学作品内涵意义的阐释也相应发生变化。由此,贝尔西的意义观实现了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是谁”指向的是人关于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作为事件的挑起者,后现代分子提供的激进回答更把人带入了“不知此身是何身”的境地。借助拉康的主体解析,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在貌似错乱之语的后现代宣言中所包含的“主体”概念自身的某种根本的、令人惊讶的变化,这种变化揭示了“我”的错综复杂的身份——“我是他人”。  相似文献   
6.
《黄色墙纸》作为女性主义的先声作品,表达了女性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小说中叙事者利用对小说框架和能指符号的反传统,构建了女性自己的文本方式。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女性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传统创作模式,达到摆脱边缘地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人类认知积极参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所以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反映人的头脑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概念或概念结构.通过从词汇、句法的角度进行象似性研究,能够较清楚地认识认知在语言规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蕴涵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借助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两种语言间的能指和所指进行整合研究,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在语用基础上的言语间的语义对比,从而最终求得翻译时真正体现语用意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从语音层面来看,几乎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异义字(词),这就为以谐音双关为主要形式的语音隐喻的产生提供了语音条件。所谓语音隐喻是指不同的所指通过其能指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语音成分在语音层面上所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本文从隐喻认知角度探讨语音层面所存在的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下广告语言中,广告能指脱离商品本身,所指漂移的问题,依据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理论,借助结构主义的思想,探讨了广告“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激化现象.研究表明:在当下广告语言中,“能指的漂移”导致“所指的漂浮”,最后会导致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迷失.在广告的“能指”与“所指”之中,更应保持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才不至于传播误导信息,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