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4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家的人格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 ,往往决定着其作品的风格。我们在研究作品风格的时候 ,不能不关注作家的人格。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探讨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及其特征 ,是深入研究陶渊明作品风格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从陶渊明的作品中 ,从他的言行中 ,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情趣和胸襟 ,领悟到一种具体的人格。陶渊明自然率真平和旷达的个性特征构筑了他的诗化人格 ,即未经世俗异化的高尚贞洁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内在思想根源是自然化迁的宇宙观和委运自然的人生观。这种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他任真自得和固穷守节的行为方式。他的作品中常见的酒与菊、孤松、孤云与归鸟等艺术形象组成了陶渊明诗化人格的象征系列  相似文献   
2.
利用李群对称方法,通过构造变换不变量,将一类1 1维非线性波动方程化为常微分方程,得到了这一类非线性波动方程的一些新的显式精确解,包括孤子解、三角函数解和椭圆函数周期解。  相似文献   
3.
KS型议程的行波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齐次平衡法确定了KS型方程双曲正切函数解的参数所满足的方程组,并且展开相关讨论,如给出了解的几种特殊情况及双曲正切函数法的适定条件等,为非线性发展方程的行波解(孤立波解)的求出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与实例。所采用的方法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在设备监测系统中使用的软件触发录波技术。用两个数据块交替存放连续触发的数据,实现了对连续触发的全触发录波;通过安排触发源的优先级,用高优先级触发中止或屏蔽低优先级触发,解决了多软件触发源的触发重叠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共面耦合带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传输线,共面耦合带线用于MMIC设计,其准静态参数可通过保角变换法而获得。数据结果显示了这种传输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介绍鳍线单平衡混频器电路的设计。混频器使用国产梁式引线混频二极管。混频器在31~37GHz的频率范围内,变频损耗小于10dB,最小值为7.2dB。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利用经验模型计算的过程中,仅能对出口压力进行计算,且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较大误差的弱点,提出了用直接接触凝结(DCC)的理论求解汽液两相流的一维理论模型。计算升压装置的最大出口压力,分析其他参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汽液两相流在凝结激波前为泡沫流,在凝结激波后完全凝结成单相水的情况下,升压装置的出口压力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双交错Millitron慢波系统的设计方法,并采用通过式谐振法对双交错Millitron的色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和作者所得到的理论结果[4]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出现误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用一张计算全息图可产生锥面波,锥面波衍射图样的中心在空间是连续的,可作为直线基准。本文提出了提高锥面波直线准直精度的一种方法即空间滤波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0.
The 2003 Heat Wave in France: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Here and Now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In an analysis of the French episode of heat wave in 2003,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how heat wave dangers result from the intricate association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Unusually high temperatures, 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vulnerability, along with social attenuation of hazards, in a general context where the anthropogenic contribution to climate change is becoming more plausible, led to an excess of 14,947 deaths in France, between August 4 and 18, 2003.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mortality was due to causes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heat: dehydration, hyperthermia, heat stroke. In addition to age and gender, combinatorial factors included preexisting disease, medication, urban residence, isolation, poverty, and, probably, air pollution. Although diversely impacted or reported, many parts of Europe suffered human and other losses, such as farming and forestry through drought and fires. Summer 2003 was the hottest in Europe since 1500, very likely due in part to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The French experience confirms research establishing that heat waves are a major mortal risk, number one among so-called natural hazards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Yet France had no policy in place, as if dangerous climate were restricted to a distant or uncertain future of climate change, or to preindustrial countries. We analyze the heat wave's profile as a strongly attenuated risk in the French context, as well as the causes and the effects of its sudden shift into amplification. Research and preparedness needs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