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bilities》2013,8(2):250-266
ABSTRACT

We propose the concept ‘sense of road as place’ for an Indigenous group within an ethnic frontier, specifically in the case of the Israeli Bedouin. A road in this spatial context carries far greater meanings than elsewhere, particularly when also impacted by powe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tate. We reveal how Road 31 was/is subjectified by the Bedouin as a place prior to and after an upgrade. Initially they were able, through their Indigenous spatiality, to tame the road into their informal mobility and make it a place, but following the upgrade their informal mobility has been tamed into formal state-regulated mobility, making the road a non-place.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空间体验——兼与李欧梵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欧梵先生挖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颓废面向意义重大,但他认为此种现代性的被压抑源于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进而提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时间观念的论断,这是值得商榷的。启蒙思想对中国时间观念的影响,并非如李先生所言如此巨大。从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利玛窦的地图开始部分瓦解中国天朝中心观念,到中国文学世界由于发现另一空间,由之更重视自身的空间体验,都可看出对现代性的空间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建语料库,研究发现信息(数据)是美国、中国和欧盟网络安全法律的核心规制对象。网络安全法律及其中的法律术语具有符号学时空性特点。一方面,美国、中国和欧盟在网络安全法律内容及其法律术语阐释方面存在空间性的差异,即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对网络安全法律以及同一法律术语存在不同的解释项;另一方面,法律术语作为语言符号具有时间性,规范现实空间的传统法律术语已不适应网络时代社会的发展,亟须对其进行重构以适用于网络空间。此外,社会发展、法的发展和各国互联网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网络安全法律移植的必要性,而在移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网络安全法律及其术语的空间性、本国国情以及国外法与本国法之间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4.
"感应"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用以解释创作过程审美意识生成的学说,这里我们将它运用到欣赏过程,并集中在时间性和空间性这两个方面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根据现代现象学的观点,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世界的关系,由此获得一种区别于"客观"的、与人自身的存在直接相关的"本源"的时空观念,欣赏感应正是鲜明地突出了这种时空的"本源性".我们首先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去远"和"定向"概念,分析了感应的空间性;然后从读者与阅读对象在时间流程上的同一性、现象时间的非逆转性以及我在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感应的时间性.我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分析,能部分地揭示感应论视角的文学欣赏理论的内涵,同时也是尝试着将中国古典学说融入现代思维之中.  相似文献   
5.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空间须由此在的空间性来说明,而此在的空间性源出于此在的时间性。时间性被看作是本真操心的意义并为空间性奠基,似乎空间、空间性不如时间、时间性那么“源始”。但海德格尔却同时又向我们指出,说空间性基于时间性或时间性较空间性具有优先地位,仅在对此在时间性结构的准备性分析工作中暂先有意义,以后仍要将两者的关系明确“平等化”。在《存在与时间》之后,空间问题逐渐从侧重于对此在日常生存论层面的空间性研究过渡到对空间存在本身的研究,这种过渡自然使得空间与时间在作为领会存在意义的视域这一层面上“对等”起来, 在《时间与存在》中海德格尔甚至直接将这种视域称为“时间-空间”,认为只有在这种源始的时间-空间的敞开状态中,物与此在本身的存在、“本有”才能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6.
“NP1有NP2”句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红 《东方论坛》2004,(4):114-116
动词"有"概括起来有两种主要意义:一表领属,一表存在.不同意义的"有"对句式"NP1有NP2"中的NP1有不同的语义特征要求.NP1大致有六种形式,对"有"的选择形成一个连续统,从而确定"NP1有NP2"句式的归属:存在句或者领属句.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8.
阿凡提故事与霍加·纳斯列丁笑话,在跨越流传中构建了庞大的"话语"体系。跨越民族和国界所形成的多"空间"聚合,正是话语"量能"最直接的表现。但"话语"与空间的内在联系才是最本质的,而消解"话语"空间存在的价值分离属性,又是极为重要的空间特性。在它的作用下,"话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差异和统一从而构建成体系,达到"话语"原始生命力与空间广阔性相融的最高表现。源于霍加.纳斯列丁笑话的阿凡提故事,正是遵循了"话语"空间的这种特性,才不断发展、丰富并与之构成庞大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Lack of eyesight generates blind spaces. Blind spaces often enacted together with sighted are different from visual spaces in important ways. Sharing physical and social space with sighted may imply special challenges for blind persons with regard to interaction order and social identities.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ethnographic data with the purpose to describe enac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hysical and social spaces for blind born persons in different settings. It focuses on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plasticity of blind spaces and the mediated, practiced and often toolic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elf and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0.
拟从“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和“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这一立论出发,探讨英汉情感数量表征中量词的使用所体现出来的时空性特质倾向差异,认为,英汉民族的情感思维方式各有其时空特质的倾向性。英语民族偏重于时间,情感认知多采用时间性思维,具体表现为英语情感域量词的连续性、抽象性和动态性等特质;而汉民族则偏重于空间,情感认知多采用空间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汉语情感域量词的离散性、具象性和静态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