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姓氏是社会结构中血缘关系区别性的符号。汉英姓氏分属东西方两种文化,其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又客观存在。文章从哲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汉英姓氏的相似性,剖析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导致汉英姓氏相似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似进程导致了汉英姓氏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姓氏之学是社会学、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姓氏的产生、演变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此文通过一些古文献资料的论述 ,说明赵姓始祖不可能是少 ,而是黄帝。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姓氏简化有规律可循,大体上是将简化的单姓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单姓(多为汉姓)相结合,改后的单姓与原有复姓之间或语音上、或语义上、或文字上总是存在种种联系,体现了改姓之初有利于民族融和的意旨。这可以从北朝碑刻中胡姓改化姓氏词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4.
媒体求解满族传统老姓"瓜勒佳"和"瓜尔佳"是什么关系.文章在此全面介绍了满族传统老姓的概念,从而说明了"瓜勒佳"就是"瓜尔佳",是满族第2姓.  相似文献   
5.
傈僳族的图腾与姓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傈僳族是一个有着独特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其图腾维系着族内各氏族的生存与发展,其图腾物常常就是姓氏本身或代称,如荞氏、谷氏、麻氏、蜂氏、虎氏、犁氏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一个氏族改姓了,但其图腾崇拜物仍未改变.  相似文献   
6.
北魏末年即已出现恢复胡姓的社会现象 ,宇文泰主政期间 ,推行了赐、复胡姓的运动 ,并使之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一股潮流。本文依据正史 ,列举西魏北周时期赐、复胡姓的情况 ,并从籍贯、赐姓时间、事由等方面对之进行了逐项考察 ;认为宇文泰赐、复胡姓的目的主要是推进府兵制的实行 ,而赐、复胡姓的中止也不应当是出于宇文泰的所谓“遗旨”。  相似文献   
7.
姓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本文从形式、起源、功能等方面对中英(讲英语国家)姓名文化进行比较,总结了中西方姓名几方面的特点,反映出两国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时期姓氏分布的变化,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人口迁徙引发的,包括因封王和赴任产生的迁徙、强制性迁徙以及自发性迁徙。迁徙之后的人们大多定居在新的居住地,引起姓氏分布的变化。那些自发性的迁徙,往往是从战乱涉及区和经济落后区迁徙到安定的经济较发达的环境当中。这种变化体现了南北朝对峙下战争和民族融合等政治因素对于姓氏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吕宽庆 《云梦学刊》2007,28(4):49-53
儒家理论反对异姓继承,清代国家法律同样禁止异姓继承的发生,但在清代,民间的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异姓继承的情况,且其形式多样,原因则异常复杂,这里有社会生活压力的问题,有旁系血缘关系因素的影响,还有家族内部矛盾的刺激,等等。而且,清代的诸多异姓继承的发生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得到信奉儒家思想的地方官员的暗许和支持,从侧面反映了国家法律的执行和实际司法指导的出入。  相似文献   
10.
路学军 《唐都学刊》2012,28(2):33-38
有唐一代,"五姓女"在社会上声望颇高,唐代人也普遍热衷与其联姻,而这种状况又与"五姓女"多注重个人修养、保持礼法传承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也正由于此,"五姓女"婚后,在维系大姓姻族的传统风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通过联姻的途径,"五姓女"对社会上层中受礼法传统拘束较少的姻族也颇有影响,她们将礼乐之风带入这些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姻族接受礼法风尚,使其文化面貌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