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电话监听是技术侦查手段的一种。适当运用电话监听,能够提高对抗犯罪的效能。然而,电话监听具有对公民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权利造成侵害的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既要认识到其合理性,又要对其适用确定必要的限度,并在运用过程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和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
技术侦查所具有的隐蔽性、强制性、侵犯性等特殊性,使得技术侦查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大大增强调查取证能力的同时,也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发生严重冲突。因此,在技术侦查的使用中合理衡平其与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冲突,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Autistic youth are often understood as emotionally suspect in schools, workplaces and households, and autistic behaviour is strongly regulated. In contrast, neurodiversity advocates suggest that all sociality exists on a spectrum, and that autistic people represent the diversity of that spectrum. Situated within this debat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rratives of specialists who navigate pedagogies of emotional suspicion in their work with autistic youth. I draw on interviews with autism professionals in Massachusetts, USA to elucidate how they negotiate the tensions between regulating emotional behaviour and recognising emotional diversity as they medi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utistic youth as emotional suspects.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侦查阶段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享有的诉讼权利已是一种世界潮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我国修正后的刑诉法在此方面有了突破性发展。文中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 :1 确立“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2 提前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并扩大其活动范围 ;3 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强制措施 ;4 对侦查羁押期限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5 口供证据规则的建立有所突破。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诉讼文明、民主方面迈出了积极的步伐。同时 ,文中也提到了与国际通行的做法及联合国有关公约、文件的规定相比较 ,我国侦查阶段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介入刑事诉讼,并规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活动,但规定过粗,难以操作。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身份,并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活动进行了种种限制,难以发挥律师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今天高度民主?文明的社会里它显得更加的重要。它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确立,那么正在走向法治化的我国沉默权又作了哪些规定呢?“沉默权”的起源是怎样的?我国“沉默权”的现状如何?我国是否也确立了“沉默权”制度?究竟我国是否要设立“沉默权”制度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经历了由诉讼主体到诉讼客体,再到诉讼主体地位回归的演变过程,其诉讼主体地位在立法上由禁止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无罪推定及有疑唯利被告原则来保障。在我国,法律上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具有诉讼主体地位。但由于我国有关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主体地位的诉讼原则和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其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诉讼客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包括对象型和工具型两种类型。破解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司法难题,要严格依法取证固证,实现网络证据与现实证据以及传统取证方法与非传统方法“两结合”,利用高科技破解传统取证技术锁定犯罪证据及嫌疑人,利用金融系统的反洗钱网络,构筑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预警机制,以“侵害关联性”原则对属地管辖原则中的犯罪地加以限制,从实质上对素未谋面的犯罪分子是否构成犯罪集团进行认定,运用间接证据印证多笔小额诈骗数额, 区别不同情况追究网络服务商的不作为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保障人权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保障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人权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是司法实践中侵犯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人权现象仍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刑诉观念落后、法规不完善、侦查人员素质差等。为此 ,必须转变刑诉观念、继续完善立法、提高侦查人员素质 ,以充分地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罪问题主要用刑事推定的办法,但刑事推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随意性和标准不一,容易出现错误认定,造成错案,不利于准确打击犯罪和保护社会法益,损害法律权威,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刑事推定的立法规范极其必要。必须尽快认真研究、设计并确立刑事推定的总原则、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