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多语言学家都曾提到隐喻的系统性,但究其运行机制论述得很少。故从意义的角度,试以其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为切入口,分析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认为意义中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在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军事技术发展催生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以信息为其主导要素,以系统性为其内在要求,以集约式为其本质特征。信息化条件下优化战斗力生成,必须发挥信息主导作用,遵循系统发展规律,以战斗力各要素综合集成为新的战斗力增长点,实现集约式战斗力生成。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思想的外在形态表现出非体系性,其理论根源在于非理性怀疑论思想,然而学术界恰恰有人以此为据来贬低其学术地位。事实上体系与非体系来自于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不同,分别带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色彩,从根本上讲不宜作为一种价值标准来衡量不同性质之文化。非体系性乃是近现代哲学追求的目标,钱钟书的学术取向实际与世界学术发展的基本走向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在人们的语言、生活、思维中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本文试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概念隐喻的普遍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从而阐释概念隐喻的特性,同时指出目前概念隐喻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是火"、"爱情是旅程"及"爱情是光"三种概念隐喻,文章从认知视角对其爱情隐喻的系统性特征进行了剖析和论证。认为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认知主体的主体选择性决定了隐喻具有开放性和多维性,因此,基于对该剧中爱情隐喻系统性的了解便可全面认知其隐喻的开放性和多维性。  相似文献   
6.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研究对于语言系统性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以Life的概念隐喻为例,从概念隐喻与其隐喻表达之间的系统性、相同目标域的概念隐喻之间的系统性以及相同源域的概念隐喻之间的系统性3方面探讨了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而“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新特点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准确把握“大思政”格局的新特点、新要求,准确把握“大思政”格局下党建育人的功能定位,优化党建育人的工作路径,完善育人制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设计,激活育人主体的育人意识和积极性,提升育人要素的协同性和共享性,拓展育人工作空间,提升育人实效,对有效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