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农村中品种、胎次相同的60头怀孕母猪分为三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给产仔前5天的怀孕母猪口服调痢生,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剂量,每日一次,连用5天,对预防其所产仔猪不患黄、白痢病具有显著效果;而且仔猪增重快,药费成本低,使用方便,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崇尚和谐的社会,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既要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也要避免受传统和谐观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影响。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协调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构筑坚定的资金支撑平台;企业可充分利用债券融资的独特优势,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和股权的有效控制;推动企业提高治理水平。面对发行制度、流通市场、企业信用状况、中介机构等多种缺陷因素的制约,现实的对策选择是:发行制度须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加强流通市场体系和企业信用建设;培育投资者队伍;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以创造企业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4.
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西方现代伦理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三元并行现象,我们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文化,而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的方针,让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文化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起主导作用;让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激励作用;让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通过这样的分域、分层整合,使这三种伦理文化各得其位,各显其能,扬长避短,整合创新,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引咎辞职的政治学基础。官员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要承担领导责任和道德责任是引咎辞职的理论依据。从具体缘由来看,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是触发引咎辞职的惯常缘由。另外,无所作为、违反道德规范、言论失当等也是引咎辞职的触发缘由。  相似文献   
6.
正确使用动词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以中、日二种文字为对象,选择“穿”和“脱”两个动词,比较其表达方式和使用方式,以加深学习者对日语该类动词的理解,并达到能够正确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目的是“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最终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内涵是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要求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做到“五个统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更新观念 ,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证研究,揭示我国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方式,并通过在参考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造实证检验模型,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安排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9.
魏晋名士以追求自我身心愉悦为人生宗旨,啸歌、裸裎、服药、饮酒等种种身体行为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以此构成了魏晋风度的外在表达形式。如此种种与个体感性价值相关的行为,是自我生命本质的外在流露,是对"宁做我"观念的现实阐释,从而成为了他们的人格标识。  相似文献   
10.
We examined factors underlying people's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in favor of or against nuclear energy from a moral perspective.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tudy among a sample of the Dutch population (N = 123). As expected, perceptions of risks and benefits were related to personal norms (PN), that is, feelings of moral obligation toward taking action in favor of or against nuclear energy. In turn, PN predicted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Furthermore, PN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ptions of risk and benefits and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In line with our hypothesis, beliefs about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nuclear energy were less powerful in explaining PN for supporters compared to PN of opponents. Also, beliefs on risks and benefits and PN expl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variance in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of opponents than of supporter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 moral framework is useful to explain willingness to take action in favor of and against nuclear energy, and that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protest in favor of or against nuclear energy when PN are stro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