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31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477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an important setting where psychological, pedag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language adaptation of immigrant children occurs. A number of teaching strategies, practice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Russian context, such strategies have been called ‘technologie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exploratory study was to describe teaching technologies used by teachers in Russia when working with immigrant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Responses of forty-f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 open-ended questions describing technologies they use when teaching children with migration backgrounds were analyzed using content analysis. Findings suggest that Russi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used ethno-cultural group, communicative technologies, games,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and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any approaches mentioned can be used inclusively with groups of immigrant and non-immigrant students. Importantly, while teachers supplemented classroom instruction with additional Russian language lessons, none mentioned specific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Russian as a non-native language.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eaching strategies described i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focused on migrant students. Finally,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特别是对当下儿童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刻关注,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的热点、焦点问题大致在以下数端:关于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关于低龄化写作;关于儿童文学的推广;关于科幻文学;关于成长小说等。对当下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批评及文体建设也是这一年关注较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有文献研究成果,结合实际调研分析,将供应链风险因素整理归纳为系统风险、供应风险、物流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需求风险和环境风险。每种风险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互为根源。其非线性叠加结果将会放大供应链整体风险水平。因此,必须认识到其存在的风险,只有在明确各种风险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制定、选择和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确保供应链整体绩效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论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的理论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概念,有力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明确界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有力地回答了在21世纪头20年“怎么举好旗,怎么走好路”的基本问题;突出强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力地回答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近20年来的电视美学理论、电视剧研究和专题片研究进行评述,探寻了电视艺术理论对电视艺术特性的辩析以及随着电视艺术的介入,电视艺术的通俗化、大众化和商业化趋向。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时代背景、时代特征、时代要求和时代主题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政治领袖们关于理论建设的自觉性和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编制听力技能测试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制听力技能测试时,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如理论构建、测试任务、测试的真实性、照本朗读话语或即兴话语、分离式或综合性考试、信度和效度等。要根据听力或接受技能测试的性质、测试的目的和内容,对以上问题逐一解决。解决了这些关键问题才能确保听力测试的效度、信度达到期望的水平,才能保证测试及测试结果可靠、可以解释,使考生及其他与测试利益攸关的人放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译界存在的对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出发,论述了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提出新的翻译理论的定义,并详述了翻译理论的两大功能认识功能和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9.
国外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区矫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和采纳,是因为其背后包含了若干深层合理的基础理论,蕴涵着人道和效益的价值理念。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社区矫正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社区矫正在减少再犯和疏减监狱拥挤压力方面成效并不显著;社区矫正的实施容易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社会控制网络的扩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人生价值思想 ,是毛泽东在 2 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人生实践的产物。它具有中西思想结合的理论渊源 ;人民群众至上的价值取向 ;社会历史进步的价值尺度 ;指导现实实践的价值功能等理论特色。在 2 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对于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使我们坚持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实践的统一 ,促进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