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宫调使用规律与其相互关系———宫调用途———曲牌间的相互关系为阐述思路 ,对元杂剧宫调、曲牌运用情况进行量化研究。首先阐述元杂剧中宫调的使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其次 ,结合前人与今人对宫调用途的观点 ,试探讨元杂剧中宫调的用途 ;最后 ,通过了解曲牌的复现率来探讨曲牌间的相互关系 ,并尝试提出与传统的“套”相区别的“组合”概念  相似文献   
2.
山曲、爬山调和信天游的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歌的命名、歌词的形式、曲调的特征,以及方言的运用、人口的交流等方面,试图证明流传于我国冀、蒙、晋、陕、甘、宁、青、新八省区局部地区的两句头山歌——“山曲”,也就是“爬山调”和“信天游”。它流布广阔,传唱久远,影响浓重,歌词与西北方言区内的晋方言有关,传布与我国历代人口长期反复地大规模流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集》)还曾同门人一直选订元剧六种 ,编成《改定元贤传奇》一书。不过由于他是北方人 ,难免长于北曲而短于南曲。概言之 ,“《宝剑记》所用腔调 ,是以流传到山东的海盐腔为主 ,又汲取本地土腔而成的一种混合形式。这种形式符合我国戏曲‘错用乡语’ ,随地滋发的流行特性 ,是有生命力的。”[2 ]我们应该看到的 ,倒是作者在运用南北曲子配搭唱腔方面的成功之处。众所周知 ,北曲比较刚劲激越 ,南曲比较清闲委婉 ,而作者却很好地运用了曲调这一感情色彩。如三十七出《夜奔》 ,作者连用了《点绛唇》、《新水令》等九支北曲 ,描写林冲有国难投的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歌如按流行区域来划分,可分为乡土民歌(乡村)与时调小曲(城镇)两大类,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渊源关系。但如要从乡土民歌中划分出时调小曲,做出畛域分明的区分界定,又颇为困难。从明清之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凤阳歌》(乡土民歌)演变为《凤阳花鼓曲》(时调小曲),最后形成《花鼓戏》(戏曲)的生成过程,可以窥见明清之际时调小曲产生的渊源及其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5.
民族唱法声腔美最基本的艺术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字正腔圆”的歌唱语言;二、灵活多变的发声与共鸣;三、声情并茂的二度创作。这三重因素决定着民族唱法的艺术效果。演唱者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吸取古今中外成功的演唱经验与技巧,从而达到最佳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唱法中的歌唱语言是依据我国鲜明的民族语言特点来吐字行腔的。字正腔圆即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重要创作原则。吐字准确 ,咬字清晰 ,以声归韵是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曲谱产生渊源及其发展过程的阐释和分析,认为曲谱是曲调的句式、字声、韵位等曲体的具体表现,而曲谱的产生,始于文人参与曲的创作与对曲的律化,进而指出南北曲谱皆产生于元代,并随着戏曲的发展与曲调的律化,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声乐练声曲不仅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形式,更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声乐演唱训练材料。除极少数情况外,练声曲演唱主要是作为声乐教学的一个基本训练环节而存在的。然而,作为西洋声乐教学训练有机组成部分的练声曲演唱训练,却在今天的声乐教学活动中日渐为人们忽略,因此,重新认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训练活动中的功能,使之成为有效的歌唱训练手段,仍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禹权恒 《东方论坛》2014,(5):121-125
"日本体验"是清末民初时期学堂乐歌运动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堂乐歌运动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它伴随着新学的诞生、发展,使救亡图存和富国强兵等新思想和西方音乐文化有效地在中国大地普及,为"五四"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音乐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拓展了思想政治的工作空间和渠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越条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转变教育方式,要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疏导,变虚拟为现实,变点为面,变单向为双向,变单一为复合,利用网络,依靠网络,以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