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6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中文的动宾结构与相应的日语谓语形式进行比较,阐明中日动宾结构的异同,进而分析中日自他动词的差异,指出学习日语动词时易犯的毛病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
陕北方言的疑问句和普通话的疑问句不同 ,只有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三种 ,且结构格式也不一样。是非问句通常用类似于正反问的“体标记 否定词”格式表示 ;选择问句是在选择项之间嵌入“是”字 ,并于选项末缀体标记 ;特指问句则表现为一系列不同于普通话的特殊疑问代词的使用。同时三种问句格式在语义、语用方面也和普通话的相应形式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构块式语法的角度观察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间构块式意义的差异。用磁体构造模型,结合BROWN语料库统计数值,来阐释双及物动词词义类型与两种构块式选用的关联性,以便准确掌握选用两种构块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和运用日语过程中 ,格助词是比较难以准确掌握和运用的 ,人们往往习惯从格助词本身去分析其语法功能。从动词词义决定其格助词在句子中的构式的角度看 ,格助词 [と ]表示行为动作的共同主体 ,格助词[に ]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进一步说 [~と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双方共同的行为动作。[~に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单方面的行为动作 ,另一方是这一行为动作的承受者  相似文献   
5.
无灵句是英语中一种很重要的句式结构,能否掌握无灵句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概括了无灵句的特点及其分类,并且归纳出较为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戚晓杰 《东方论坛》2008,(3):95-100
汉语句式结构框架在其产生之后并非静止不动,除其自身的丰富发展之外,它还向不同的语法结构层面渗透,汉语词、词组、句子在结构关系上所具有的一致性由此产生。明末清初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中的比拟句、“把”字句等就充分显示了汉语句式结构的这种中间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一书中合成趋向动词作补语这一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试图发现该书中"谓语--补语1--宾语--补语2"这类结构,随着处置式的广泛运用,不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范围相对缩小了,不及<红楼梦>中运用普遍,且使用场合和分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就侵犯公民权益的案件而言,似乎只有直接对公民生命和健康造成侵害的犯罪才受到关注,而作为直接保障公民人身自由的非法拘禁罪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正是如此,对非法拘禁罪的研究才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趋向动词的范围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趋向动词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它如何分类,如何区分,判断的标准以及它的范围和意义等问题看法不尽相同。根据语义分析,趋向动词的标准应确定为:位移 方向 立足点。趋向动词的句法以常带来表示起点或终点的处所宾语和前边可以有处所状语修饰为特点。趋向动词在历史上是有变化的,有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有的一般动词却发展出了趋向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
"受事 施事 vp"型主谓谓语句的形成和使用受到句法、篇章的制约.在句法上有强调、突出受事主语和强调、突出补语成分的作用.在篇章中,受事主语有衔接连贯、对比和开启下文的作用,衔接连贯的受事主语能够使文气顺畅;对比的受事主语带有话题焦点的性质;开启下文的受事主语可以使主题统一;施事主语有对比强调和开启下文的作用,对比强调的施事主语带有对比焦点的性质;开启下文的施事主语起到主题统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