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有清化送气、清化不送气和保留浊音三个不同的历史层次。通过分析古全浊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字在现代闽语的读音异同,结论认为这是闽语自身演变的多种语音层次叠置的结果。送气清化为最早层次,保留浊音为最晚层次。它与闽方言形成早期的移民、隋唐之间的通语影响有关。这还可以找到方言内部结构的两种证据:一是闽北方言的声母清浊、清化后送气不送气与声调分化存在着明显的对应;二是声母清浊和清化后送气不送气与文白异读也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在粤东闽南方言汕头话中 ,中古浊声母字除了上声之外 ,平、去、入三声字调类分化基本上是不论全浊、次浊均读阳调类 ,但上声的次浊字却读阴调类。而中古浊声母去声字又有读阴上和阳上的现象。本文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考察分析 ,并跟厦门、漳州、泉州和广州等方言的类似现象作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湘方言一大分支的永州方言浊音和日语浊音进行比较,发现永州方言和日语浊音特点相近:两者都存在浊声母,而且永州方言中的古全浊音在日语中都发浊音;两者都存在鼻浊音和半浊音现象;两者都有同时发两个浊音或既发浊音又发清音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4.
中古声母中的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读为相应的清音声母。其规律是,原全浊塞音与塞擦音平声字归同部位的次清音、仄声字归同部位的全清音、擦音多清化为同类清音。这一规律在浊音发生清化的方言中大都适用,但在湘方言三堂街话中,中古全浊声母多读为零声母。这与浊音清化的规律不符,也与湘方言其他地方读音相异。这是声母受主元音或介音的影响,或同化或异化的结果。这一特殊音读现象有助于我们重新探讨中古喻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崔婷  于辉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2):129-132
语音和音系学家对朝鲜语阻塞音的探讨多集中在塞音和擦音上,却很少涉及到塞擦音。我们通过采取语音实验的手段,以国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语为研究对象,集中考察了双音节前字和后字首音位置的塞擦音。通过对松音/ts/、紧音/ts~*/和送气音/ts‘/三套辅音的浊音起始时间、后接元音基频和后字位置闭塞段的测量、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参量可以成功地区分处于音节不同位置的三套塞擦音。  相似文献   
6.
勉语早期汉语借词浊声母的数量及其所牵涉的众多古声类颇具特色,它们主要借自汉语塞音与流音*r-或*l-结合的复辅音。借自古汉语清声母的词经历了向鼻冠塞音加清塞音复辅音的转变,鼻冠音使其后清塞音浊化之后消失;借自古汉语浊声母的词则经历了向鼻冠塞音加浊塞音复辅音的转变,鼻冠音的脱落使它们成了纯全浊声母词。  相似文献   
7.
塞音是所有的语言都共有的辅音,然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清浊(voicing)、是否送气(aspiration)和用力程度(force)上。由于朝鲜语和英语的塞音VOT值存在差异,因此,朝鲜族学生在生成英语塞音时,其VOT值接近于母语塞音的VOT值,出现了母语的发音模式迂移到中介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全面考察中古四声次浊声母字在五华话中的声调演变。分四个部分:一、五华话的声韵调系统和考察声调演变所依据的统计分析原则;二、三部分,对中古约1200个次浊声母字在五华话中的声调演变进行统计分析,展现考察的结果;四、结论  相似文献   
9.
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读音完好地保留了方言的历史读音,是研究方言史的活化石.通常认为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的时代是唐五代,但根据韵书和文献中的地名推算,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时代可上朔至南朝.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古全浊声母在今晋方言中的四种类型进行了探源,认为今读送气清音声母的最早源头是唐五代汉藏对音《大乘中宗见解》所代表的西北一支方音;今读不送气清音声母的最早源头是唐五代注音本《开蒙要训》所代表的西北一支方音;与北京官话相同的类型,最早也曾受到汉藏对音《千字文》和《大乘中宗见解》的影响,但最早的源头只能是北宋《皇极经世书声音图》所代表的音系;与北京官话相反的类型,则可能是前两种类型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