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1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354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德普  龙涛 《民族研究》2022,(1):32-47+143-144
在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的西方社会,种族主义盛行不衰的重要根源之一是西方文明,尤其是英美文明中的个人主义。现代西方种族主义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而个人主义均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种族主义的发轫阶段,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助推黑人奴隶制的制度基础从宗教差异转变为种族差异,并促成了宗教神学话语的理论论证。在启蒙运动阶段,自由主义思想家对种族主义的辩护,使他们所宣扬的社会契约实际上成为自由平等幻象下的“种族契约”,契约论所蕴含的政治个人主义孕育了公民民族主义,助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公民民族主义的竞争性和支配欲与民族国家的排他性为种族主义提供了动力,使得西方的自由民主建立在种族清洗的顶峰之上。在奴隶制被废除和殖民统治瓦解之后的阶段,以文化种族主义和色盲种族主义为主要形式的当代新种族主义,借着反种族主义话语的掩饰,将维护白人特权的种族主义潜藏于文化差异或个人主义话语当中。个人主义是种族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这一认识对于认清西方文明的内在困境,消除种族主义,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建构自己理论的过程中 ,对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进行了批判。他的批驳主要体现在 3个方面 :反对社会契约论所采用的个人主义的理论前提 ,认为人本质上是社会性存在 ;揭示社会契约论所预设的个人自由的实质 ,认为这只是形式的自由 ,人的本质同人的存在处于尖锐对立之中 ;在研究方法上 ,认为在对社会 (包括对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 )进行的科学分析中 ,应坚持以经验为基础 ,而社会契约论者所采用的高度抽象的论证方式 ,因袭的是传统社会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论范式。  相似文献   
3.
4.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领域和地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经济活动中,偷税漏税、不讲信用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民金钱至上,认钱不认人。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他人,  相似文献   
5.
重思家庭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需要科学的家庭观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度构造。新中国宪法史中的家庭观延续和发展了近代中国思想史上对于家庭与国家关系的文化反思与选择,将家庭改造纳入到以个体自由保障和国家能力整合为核心的现代国家建设议程中,形成了四种典型的家庭观念形态,分别是作为革命对象的家庭、象征个体自由的家庭、再政治化的家庭、个体与国家价值适度平衡的家庭。因家庭未在宪法价值体系中获得主体性地位,使得家庭观念受宪法整体价值诉求的影响,呈现为一种在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间徘徊的特征,并在部分历史时刻走向了极端,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走出历史困境,需重建具备主体性的家庭观和制度表达,通过宪法及其相关制度平衡个体、家庭和国家的宪法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据报载,一些地方、单位的领导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了夸夸其谈、妙语连珠的"演说派"和姿态很高、落实无力的"虚无派"。这看上去"很美",其实是作风积弊换一种形式存在而已,反对"四风"被异化软化,做了表面文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要"改"字当头,重在转变作风,敢于在改观念、改"惯例"、改状态上"亮剑",确保扫除"四风"陋习无"死角",大兴风清气正新风尚。要从思想观念上改。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思想问题。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  相似文献   
7.
《琅琊榜》与《基督山伯爵》同为复仇类小说,均在文学思想层面上彰显了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但在主人公个人主义话语方面却有很多不同。本文从个人主义意识、个人主义诉求、爱情观、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对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区分,是两部作品"个人主义话语"差异的主要原因。正确把握"个人主义"的尺度,恰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而其影视作品更是直观的反映了其文化精髓。本文试图通过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来探讨美国文化价值的核心及其宗教渊源,更深入理解美国影片中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理解力。  相似文献   
9.
错误幸福观,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感受和获得。当前的错误幸福观主要有:金钱至上幸福观、享乐主义幸福观和极端个人主义幸福观。这些幸福观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极端腐朽的和极度自私的。这种错误幸福观的滋长和蔓延,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危害巨大,应该坚决反对和制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