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记者就现代维吾尔族大学生恋爱观的问题。来到新疆大学的一个女生宿舍进行采访。一位维吾尔族女孩说:“我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没有什么对或错,那纯属个人行为。在大学里谈恋爱也是一种了解社会生活的途径。好多大学生刚从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走到了大学校园,离开了家乡,又面对每天大量的闲暇时间,不知该如何消磨。孤独感便油然而生,这需要建立一种异性间的亲密关系来填补这个空间。”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具有独特的道德规范作用,是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以其带有的个人行为、个人境遇的色彩来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社会新闻的最佳报道角度就是站在规范人们道德水平的高度,用社会精神文明的滤光片来透视一切社会新闻事件,筛选、采写、报道社会新闻。(一)在理性寻思中发掘社会的文化精神,增强社会新闻的亮点与可读性。新闻传媒应该有针对性地策划发掘出一系列既体现社会文化精神,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社会新闻,做到既保证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版面上唱主角,在社会新闻事件的背后蕴含着时代的  相似文献   
3.
184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开始启蒙,其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现代化的布局是片面的,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启动全面现代化工程。1978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催化剂,社会发展领域各方面的现代化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现代化的最终成果体现在人的现代化,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个人心理的现代化和个人行为的现代化两方面来研究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10,(14):35-36
<正>江苏睢宁花80万元引入"美国FICO信用分级制度",建立大众信用征集系统,将公民个人行为量化打分,根据得分将公民评为A、B、C、D四个等级,在日常事务中实施从"优先照顾"到"从严审查"一系列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正> 案情介绍: 2001年6月份,某私营化工厂与本厂的业务员签订业务经费(报酬)包干承包合同,明确规定: “本厂所有产品销售均实行经费全额包干,按销售额到账款的20%提取销售费用(含工资)”。业务员姚某拿出包干经费中的5%,作为回扣和好处费送给其业务客户的经办人员,以达到推销化工厂产品、增加销售额的目的。截至2001年12月,姚某共支付回扣和好处费计2万元。后经群众举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查此违法行为,确认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之规定,构成实施商业贿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秘书三级情景录像题共有两道题,这里解读的是第二题。该题要求应试者根据录像中宏远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叶工作时的情景,指出高叶的工作环境、工作表现和个人行为中至少15处正确与错误的地方。每处2分,共30分。一、情景叙述日本一公司人员将来宏远公司考察,有意与宏远公司在技术领域进行合作。秘书高叶正在向总经理汇报工作。高叶:“这次日方安排了一个副总带队。”总经理:“噢。”高叶:“我建议,咱们实行对等接待,请你一定要出席接待宴会。”总经理:“哦,哦。”高叶:“其他的活动,如果您没时间的话,就由一位副总全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学者之所以在民法与宪法关系上提出民法根本说的观点,除了现实语境中的原因之外,还由于他们在逻辑语境中混淆了"法律部门"和"法律形式"与"民事权利"和"民法"这两对法学基本范畴.如果在法律部门的语境下谈民法,则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应该存在于不同的法律形式中,包括宪法.因而宪法也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渊源,民法不能脱离宪法而独立成法,也就无所谓民法与宪法谁是根本法的问题.如果在法律形式的语境下谈民法,则宪法是根本法,民法典属于法律,从属于前者.不仅中国宪法和立法法这样规定,法国和德国这样的民法典非常发达的国家的理论和实践也是如此.宪法比民法更"根本"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看,宪法和民法都以民事权利的保护为起点和终点,而宪法所规定和保护的民事权利与民法比较起来应该更具有抽象性、原则性和基本性,因而与民法所规定的比较具体的民事权利相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包容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宪法通过控制国家行为、尤其是通过控制立法权来保障民事权利,而民法则是通过控制个人行为来保障民事权利,前者控制的危险性比后者大得多,因而工具效力也自然比后者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这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非典”的冲击和考验,在抗击“非典”稳定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对今后社会发展的反思。6月12日天津社联组织我市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9.
考察多伴侣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是研究社会对个人行为作用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本文以全国随机抽样调查的分析结果为例 ,检验和比较了 5种相关理论思路的解释力。作者把阶层归属、社区性文化和个人的性关系态度作为社会作用的代表 ,以性爱现状和个体的性状况作为对照物 ,分别考察了这 5种因素对男女两性多伴侣性行为的作用强度。数据分析表明 ,“社会对个人的多伴侣性行为发挥主要作用”的命题可以成立 ,但阶层归属的作用非常微弱 ,而社区性文化对男性的作用和性关系态度对女性的作用却极其突出。这说明生物制约论、社会结构理论及交换理论的思路不适用于解释个人的多伴侣性行为 ,环境制约论和脚本理论的思路则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温琼娟 《公关世界》2009,(11):36-42
各种社会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媒介和非营利机构等,不仅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同时也是运作主体,因此相对于个人行为而言,社会组织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全面而有深远。虽然从表面上看,各种社会组织日常活动的短期目标各有差异,但就其终极目标而言,均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及人类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