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99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28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98篇
理论方法论   145篇
综合类   1216篇
社会学   335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科学美德     
科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科学实践的美德态度.如果没有一种态度,我们所拥有的科学内容、知识、理论及其方法,就没有意义,甚至不可能出现.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不仅在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把握了对科学思想理论的分析能力、实验技能,更在于他们还具备了特定的科学美德.这种美德源于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健康的科学文化.只有通过科学共同体长期的教育或规训,这种美德才能内化为科学家活动的一种文化习性.  相似文献   
2.
阶层划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孔子的阶层美德伦理以"士农工商"四民的职业划分为现实根据,同时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等级划分进行了生产、分配、消费上的经济规定,并为每一阶层的利益追求提供了价值标准,使其在追逐现实利益时,也依然能够保持对义的坚守。以此在规范当时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能跨时空、超阶层地为现今社会结构的完善与义利关系的统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韩晗 《中国民族》2020,(2):147-147
这些年走南闯北,对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了些许了解。在我看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底色。楚乃"战国七雄"之一,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形成期,吴越的隐忍、燕赵的慷慨、齐鲁的宽厚……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今天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基因序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一位客居美国的朋友打越洋电话慰问我:虽然湖北这次是重灾区,但是感觉你们湖北人好了不起。  相似文献   
5.
6.
自清末丁树贞先生将家传的諶鼎铭文拓本公诸于世后,金石专家纷纷收录諶鼎铭文拓本并释文,各有高见。本文逐字逐句考释諶鼎铭文,认定"諶"字是中华诚信文化的源载体。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科举的社会流动是评估科举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科举学中的一大热点与公案。由于明代科举没有民族歧视或特权因素,且现存明代登科录资料较为完整,涵盖面也较广,使其成为研究科举社会流动的比较理想的对象,学术成果也较为突出。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著名美籍华裔学者何炳棣教授及其皇皇巨著——《中华帝国成功的阶梯——明清社会史》(以下简称《明清社会史》)。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的发布令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8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童湘宁 《理论界》2007,(11):143-144
中华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史长河中所凝聚成的许多优秀思想和精神,不仅在古代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撷取中华先哲思维艺术和逻辑遗产的精华,引出对今人思维表达有益的借鉴,是中国逻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中华先哲思维艺术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