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莎莎  李雪 《南方论刊》2006,(12):94-95
唐诗多以亭、台、楼、阁为审美的契机和抒怀的舞台,通过它们来“仰观”、“俯察”、“远望”,打开虚空,接纳万物,成就了中国亭台楼阁诗文艺术,本文试从其特征表现、原因探究的角度,通过对审美过程中人的时空意识的分析揭示这一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亭台楼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视角,并以此形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审美观物体系。这种审美观物体系的形成,主要归因于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中的特殊观看模式。首先,由台这种建筑所引发的观看模式,在《周易》中形成一种仰观俯察的视线;其次,屈原在《离骚》中又展现出一种游目流观的审美视线,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美学话语。同时,楼阁亭榭的空间结构也加入了由台引发的审美观看当中,从而形成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亭台楼阁审美观物体系。  相似文献   
3.
宋代一些达官贵人在亭台楼阁建成时,总喜欢请文坛大家作文或题字。欧阳修有一位老朋友叫韩琦,当时在相州任职,曾建造了一座别墅。他便请欧阳修帮忙写一篇文章,以记录别墅画锦堂建造之事,并请欧阳修在文章写成后立即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