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华 《中州学刊》2006,(6):244-247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的历史扑朔迷离,内容庞杂,头绪万千。与其他在华外报相比,俄文报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寻找恰当的历史坐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进行准确的评析是一个难题。但通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特色进行总结,展示其在时间纵向上的来龙去脉和与历史大背景的横向关联,可以尽可能地探求其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2.
徐润香 《老友》2012,(6):24-24
我珍藏了一封52年前来自苏联的俄文信,写信人是苏联姑娘尼娜·努达科娃。这封信不仅铭记了中俄两国人民的亲密友谊,也伴随我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杨增新与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创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增新督新期间 ,由于推行愚民政策 ,致使新疆教育十分落后 ,二百多万人口的新疆 ,学生人数年平均在二三千人之间 ,占全疆人口的千分之一点五。当时教育经费极少 ,仅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二 ,而军费高达百分之七十四左右。因此 ,新疆“人才奇缺”的现象十分突出 ,其中外交人员更是严重不足。在当时现有的外交人员中 ,不但数量少 ,外语水平亦差。他们大多是清末俄文学堂或民国初年北京俄文专修馆的学生 ,汉语水平虽好 ,但俄文口语水平不佳。俄文水平较高的音德善、春宝 (锡伯族 )等人 ,汉语水平就相当低了。这样 ,不能不影响到新疆的对外交涉。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档案材料为基础,参照其它文献,对民国时期新疆学院的诞生和发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俄文报刊中先例人名正作为关键词实现着自己的文化伴随意义,同时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又发展了自己的文化转义。最近几年,这类先例人名的使用明显增多,并且已经引起了语言学家的特别关注。以“ПётрПервый”为例,对人名隐喻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证明专名的形象比喻增强了报刊文章的感情表现力色彩。(该文章的语言材料来源于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的定期出版物)  相似文献   
6.
杨汉南 《老年人》2003,(12):36-37
刘伯承,是我国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他博学多才,建树极多。这里记述的是他学习俄文和翻译苏联军事著作的故事。1928年春,刘伯承受党的派遣,去苏联学习军事。他在给重庆旧友王尔常的信中,叙说了自己初学俄文的艰难情形。信中写道:“……余年逾而立,初学外文,未行之时,朋侪皆以多虑。目睹苏联建国初,尤患饥馑,今日已能饷我以牛奶面包。每思川民菜色满面,‘豆花’尚不可得,更激余钻研主义,精通军事,以报祖国之心。然而,不过外文一关,此志何由得达?乃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  相似文献   
7.
姚颖 《学术论坛》2008,31(1):66-68
苏联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编纂与考据已成为历史,但这一工作并未终结,其成果为世界各国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学者所重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仍在继续这一努力.探究苏联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编纂与考据问题,应从其准备工作开始,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与历史考证版的编纂历程,兼论苏联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考据成果,从中探索有益于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编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俄文法律文本的特点看俄文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俄语法律文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俄文法律文本翻译的原则,译文必须在法律内涵上和原文保持一致,并且符合法律语言的特征和目标文本的语言习惯,对复杂长句的翻译技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苏友好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的一场全国性运动,政府一方面对民众开展关于中苏友好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在各领域聘请苏联专家。宣教活动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改变民众对苏联的负面认识是向苏联学习的先决条件,也迎合了当时中苏两国结成政治同盟这个历史背景。上海在近代以来深受美国影响,所以1949年后首当其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秩序下被改造的对象。通过研究证明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展的中苏友好宣教活动相当成功,达到了政府的预期目的。新中国成立初上海民众根深蒂固的崇拜美国、敌视苏联的观念是如何被扭转的?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在此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苏友好宣教活动对上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场运动?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有必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利用档案、报刊和口述材料的基础上回答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强调指出:我们要请专家“必须请好的、必要的,一改过去多请、滥请而又想讨便宜的作风”。这些指示精神都贯彻在整个专家工作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