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身份代表着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身份偏见都随处可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认知领域,基于“固化观念”形成的“固化身份偏见”正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证言知识,这体现为:在“证言交易”中,听者经常会基于身份偏见而降低说者的可信度,从而剥夺后者作为知识主体的资格.对说者的不公对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认知和伦理生态.面临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需要理性地审视人类的证言实践,以理性分析抵制身份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社会认知领域的“同感”理论来清除身份偏见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逻辑思维。但我们在考察逻辑思维时却发现,它在证明科学理论的同时常常也证明着伤见.如何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捍卫真理而摒弃谬误,成为克服偏见这种思维“病毒”的有力武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力图从逻辑思维与偏见的关系入手,根据科学史上逻辑思维与偏见顽强抗争的事实,探讨战胜偏见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佚名 《领导文萃》2012,(15):97-98
世界上做得最久且最可靠的朋友就是你自己,而最被人忽视又最无法躲避的朋友还是你自己。这样说来,最悲苦的孤独不是身边没有知己,而是心中遗弃了自己,同样,我们最需要的帮助也不是来自别人的关怀,恰恰正是实在而顽强的自助。  相似文献   
4.
《傲慢与偏见》深受世人喜爱、历久不衰,学界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鲜有学者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从法律视角入手,分析小说中女性的困境和出路,发现小说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与作者将先进的法律意识融入其中息息相关。只有增强当时法律关于女性各方面权利的保障,女性才有可能彻底摆脱困境进而获得自由、平等和尊重。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组织或单位里,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因此对人才资源进行全面充分的管理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高校数量也在随之增加,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的教职工作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一员,如何激发其工作中的热情、积极性、创造性变得尤其重要.笔者通过行为决策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人们在做决策时的一些行为规律,并把行为决策中的适应性偏见与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相结合,分析高校在人力资源激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人和人之间的紧密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互动的频次越来越多,大家普遍意识到沟通和口才的重要,并渴望拥有好的口才,以帮助自己谋职、晋升、发展等。但中国人一直对口才存在偏见,提到能说会道的人格特质,中国人更喜欢做负面评价,比如:油嘴滑舌,华而不实,多说无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花言巧语,天花乱坠,祸从口出等,中国人更认可沉默是金、讷于言而敏于行、惜言如金、寡言为贤的人格特质。人们渴望拥有好口才,但潜意识中对口才好的人格特质又存在反感,因此容易形成矛盾心理,不利于大家练习口才,本文主要探析了中国人对口才形成负面评价的原因,纠正我们对口才的错误认知,帮助更多人更快拥有好口才。  相似文献   
7.
无论在中西方,婚恋都是可以深刻反映人性的重要主题。张爱玲与简·奥斯汀在创作时都采用了女性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她们对爱情、婚恋观以及社会意识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但是两个人独特的性格决定了她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奥斯汀凭借理智来理解社会,张爱玲通过情感来理解社会。从而造就了她们不同的写作风格。《傲慢与偏见》与《倾城之恋》是简·奥斯汀与张爱玲表达婚恋观的典型代表作品。虽然存在创作背景和创作角度的差异性,但是在婚恋观上却不乏有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描述了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里,男性在当时拥有绝对权利,而女性只能是通过婚姻的形式来依附于他们。与传统的观念不同,简·奥斯汀与张爱玲对女性的婚恋观有新的看法。本文从女性主义出发,重点分析《傲慢与偏见》和《倾城之恋》中伊丽莎白和白流苏的爱情婚姻及其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两位主人公婚恋观。透过婚恋观,论述在男性至上的的年代奥斯汀和张爱玲塑造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人物共性。其实两个主人公也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写照,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的对比作出些许贡献,也可以通过本文深入的对比研究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婚姻与爱情观。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对于当今的电大而言只是一种印记了,它代表的是电大的过去时,在事过境迁的形势下,再沿用此名,已名不副实。从社会偏见的根深蒂固,改名呼声的日渐高涨,其他高校的改名浪潮,与国际接轨,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大多元学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宏观战略审视,很有必要推陈出新,使用一个更能体现电大内涵和特色的名字,比如“开放大学”等。  相似文献   
9.
《红字》的读者深受霍桑对三位主角截然不同的描写影响,认为齐灵渥斯是罪恶最深厚的罪人,而他的诸多正常人的权利及人性需求却一直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由于霍桑矛盾而狭隘的宗教观,以及他对该人物存在一定的偏见,从而形成了笔下丑恶的魔鬼:齐灵渥斯。  相似文献   
10.
与前现代不同,现代社会中老年人与养老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是与现代社会的结构及运行原则紧密相连的:文化的多样化和歧异化加深了代际隔阂和代际冲突,正式的退休制度强制性地使老年人离开正式组织和主流社会,社会生活的理性化和核心家庭化将老年人排斥于主流社会生活之外,意识形态上的"青年取向"贬低了老年人的价值观.卢曼的沟通理论以意识系统的自主性代替了人的主体性,从而为解决养老沟通的现代障碍提供了理论上的前景:老年人不仅需要正常的沟通,而且也有天然平等的沟通能力;通过张扬老年人的沟通权利,消除社会对老年人的偏见和歧视,培训养老者的沟通意愿和能力,是可以扭转老年生活的"去社会化"定位为"再社会化"定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