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98篇
社会学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垄林”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但在实质上,它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纯朴的自然生态观。傣族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水稻田,没有水稻田就没有鱼米,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鱼和米,人类就不能繁衍生息。因此,要保护水源,就必须重视保护包括“垄林”在内的生态环境。傣族的“垄林”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垄林”文化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对于防止水患和旱灾,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文信息》2007,(12):102-107
薄荷片推荐:云南各少数民族节日约400多个,然而在这些众多的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当数傣族泼水节。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人手里明亮品亮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相似文献   
3.
彝族自称“尼”。“诺”、“诺苏”等是因方言不同音有别。彝族崇拜祖灵,并以祖灵的化身──“尼”作为图腾崇拜。彝族先民认为最早的祖灵化身──“尼”(太阳穴骨)与自己有“血亲”关系。“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神”,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必须依赖于“尼”的力量。因此彝民族把“尼”(后又叫“玛都)作为自己的图腾,并以所崇拜的“尼”作为本民族的自称。  相似文献   
4.
傣族龙图腾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有龙的子孙之说。相关资料证明,“龙”与傣民族图腾之来由亦有密切联系,通过研究可以揭示出各民族宗教艺术融合中产生的多元化变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充满感性和浪漫情调的先秦巴楚民族意识中,更多地存留着远古的图腾意识,这种图腾意识对当时美术创作的内容、题材和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已出土的巴楚美术作品中,一方面展现了巴楚两族文化的丰姿和两族文化交融的形态;另一方面也记载着巴楚两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宗教心理。  相似文献   
6.
7.
孟定傣族原始造纸的民族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时期,即距今1800多年前由蔡伦主持,采用树皮、破布、旧鱼网等加工生产出了“蔡侯纸”;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忙团村至今仍完整保存了一套原始的造纸方法,这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个工艺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认识傣族的传统物质文化,而且对探究中国的传统造纸技术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扬 《经理人》2004,(11):64-67
白沙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和品牌,可谓呵护备至。“鹤”是白沙文化的图腾:飘逸、自信、从容、稳健、脚踏实地、和谐共生;“古井”是白沙文化的渊源:深邃、延绵不绝、生生不息。这是白沙对“鹤”与“古井”的权威解释。这两种文化承载物,生发出白沙对外以飞翔为主题的理念传播,和对内以“简单”为核心的价值宣导,并共同成为白沙品牌的厚重支撑。  相似文献   
9.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古老而又略显神秘的现象,各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对一些动物、植物等有一定程度的崇拜,将之供奉起来进行祭祀。充满智慧的民众还对图腾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并用于服饰、装饰、建筑等方面。那么,对图腾的崇拜文化是如何来的?缤纷多元的图腾文化又是如何对传统和当代民众的服装穿着产生作用的呢?本文将用概括性的语言为各位讲述民族服装里的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湾甸傣族乡帕旭村历史悠久,生态环境独特。当地的神树、水、竹、水稻种植以及狩猎、采集、山林管护中有大量的生态知识,涉及自然、伦理道德、禁忌、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经验智慧,影响着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抑制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消极影响的有效力量。通过“文化生态”的理论视角,运用田野调查和“深描”民族志方法对此进行研究,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弥补目前传统文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不足,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村寨依赖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研究转向——由“外部援建”转向“内部发生”,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