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冲突本身切入分析环境冲突,并从资源、利益与信息三个方面对环境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分析陕西凤翔血铅事件和广东茂名芳烃(PX)项目事件两大案例,研究环境冲突发生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是污染冲突中资源稀缺到利益冲突的直接路径,也就是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利益冲突;二是邻避冲突中资源稀缺通过信息闭塞导致可感知利益冲突的间接路径,也就是环境污染尚未形成,但是存在可感知的利益冲突.以此来解释资源、利益与信息在诱发环境冲突中的互动机制.研究认为,环境冲突研究的预防也应当以此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和完善参与机制、协商机制和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极为敏感而又举足轻重的大国关系之一 ,处理好中美关系对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本文将引入证券投资学中的“箱形理论” ,尝试着分析中美关系与箱形理论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以期对中美关系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评朝鲜战争初期英国艾德礼政府的对台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战后英国对华政策有明显的两面性,但是艾德礼政府在朝鲜战争初期曾反对美国侵略中国台湾的政策。英国承认台湾属于中国,应该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认为这是解决因美国侵略而引起的台湾海峡危机的唯一办法。英国的上述政策对缓和远东紧张局势起了一定作用。研究这段历史,对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主位-述位理论是马泰休斯(Mathesius)于1939年提出。至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多方位研究。本文剖析了不同的主位思想和相关理论研究,指明了存在的分歧与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岩 《劳动者》2005,(7):32-32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残杀事件时有所闻,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人格和心理发展不健全造成的。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社会家庭背景,这种差异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人格上的分歧。当这种分歧碰撞在一起并激化产生矛盾时,难免会有人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早期新诗观念中,注重诗艺的表现和经验的表达分别体现在闻一多、梁实秋和俞平伯、康白情身上,他们之间的分歧源自于不同的诗歌观念系统,从诗艺和经验两个层面对他们展开探讨有益于理解早期新诗观念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我国学者对全球化若干问题和理论观点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全球化是客观的自然过程,还是主观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是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还是政治、文化、社会等整体的全球化;全球化是趋同化、一体化、单质化,还是多样化、民族化、异质化;全球化是物的全球化,还是人的全球化;等等。不同思想、观点相互碰撞、交锋,在争议中逐渐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全球化至少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全球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对世界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全球化具有主客观性:全球化过程内在地充满着矛盾;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益与弊端同在;现实的全球化是不公平的;等等。正确认识我国全球化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明确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绩效损失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将"什邡决策困局"作为研究对象,回答了"什邡钼铜项目"决策绩效损失产生的过程、原因与内在机制等理论问题。研究首先梳理了"什邡钼铜项目"决策绩效损失的产生过程,即由认知分歧一利益分歧—街头抗议—绩效损失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关于公共决策绩效损失的理论:界定了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涵义并说明了其研究价值;发现公共价值建构不足是导致政策绩效损失的根本原因;发现认知分歧、共享现实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公共政策绩效损失产生的内在机制性因素;发现绩效领导力以及合作生产理念不足是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主要原因;认为政府必须重视和应对社会认知场所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0.
边沁坚信舆论具有塑造共识的力量,这种共识源于人们之间的自由沟通参考了群体中的现有道德标准的影响,即公共舆论法庭的道德制裁这一事先存在的强制性社会背景因素。它渗透到了个人意见与集体意见的交换之中,成为个人深思熟虑判断的基础;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理性论证与说服,反思政治与法律领域的意志强制,从而弥合分歧形成新的共识;它还导向了人类审慎的自利与利他的同感动机,是创造共同体共识的重要因素。同时,边沁也清醒地意识到,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交流过程,它依赖于自由交流的社会背景,取决于社会形态的成熟程度及人们的沟通质量,因而可能经历反动与分裂阶段,但是共识会不断地试图重申自己并塑造新的道德制裁(共识)。从历史来看,它是一个艰难的公共启蒙与文明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