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学界一直认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北人南下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和众多的劳动力。此说存在巨大缺憾。北方的衰颓与南方的兴起,根本原因在于南、北方人各自的行为模式:北人过度重农,古代农业达到一定程度后,发展速度必然减缓;过度垦殖,又导致植被严重破坏,致使天灾肆虐,农业发展受阻;南人诸业并重,农业、林业、渔业、手工业、商业齐头并进,终于夺得经济重心的桂冠。  相似文献   
2.
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汉魏之际,完成于两宋时期.南宋以后,南盛北衰的局面不可逆转,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沉重的政治伦理异化中解脱出来.以礼乐政治为中心的"北国诗性文化",只能看作是一个自身特征尚不明晰的"初级阶段"或"早期状态".朱逸宁认为,自8世纪起,中国的文化中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诗性精神获得了说话的机会,并由此成为中国民族二元精神中的一极.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文艺活动.李正爱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主体所采取的生活态度不同,江南民族和北方民族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北方黄河文明选择了政治-伦理为其生活理念模式,建立在鱼稻文化基础之上的江南则选择了审美-诗性作为它的生活理念模式.这种有着江南特色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独特江南文化气息的一种审美-诗性文化.刘铁军认为,在远离政治中心、疏离国家权力中心的乡村宗族组织中,乡绅成为中国乡村的知识占有者与权威阶层.他们既有公众话语遵循道德伦理的一面,又有私人话语追求精神自由审美的一面.这种有道德伦理与精神自由追求的乡绅话语直接表现在他们的治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4.
宋代以降,儒家主流思想文化重心逐渐南移,政治、经济之轴心也逐渐南移。地处岭东的潮州,正是凭借着中原儒家思想文化南移之风,直接接受封建文明的浸染,使自身的封建文明进程发展至繁荣之巅峰。历经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之后,明代潮州的经济文化终于迎来了难得之发展机遇。外来移民之入潮,带动了潮州本地农业之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国家政权控制之加强,推进了官师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和科举之进步,催生了士大夫阶层的形成与逐步壮大;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长期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宗教信仰的多元,共同推进了潮州地域文化之发展与定型。明代之潮州文学,正是在这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滋润土壤中得到孵化与茁长,从而得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国林 《南都学坛》2009,29(3):33-35
大量的文献记载说明公元208年曹操的军队同孙刘联军的战争宜定名为"赤壁之战",这场战争准备时间长、持续时间久、对曹操打击甚大,绝非一场小小的遭遇战。这场战争不仅确立三国鼎立的格局,而且关系到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基本经济区的扩大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百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秦汉时期,随着华夏文化的向南发展与越文化的式微,“百越”逐渐南移。其南移在史实中表现为从江淮向江南的收缩,再到向岭南的退却,最终与中原华夏文化水乳交融。该史实在文本中的映射表现为百越的概念从具体的“越”到笼统的“百越”的提出,其指代从“扬、汉之南”向“九嶷之南”的推进,其称谓从“以族为名”到“因地为名”的嬗变。华夏文化的南扩史实演进与史料的文本叙述共同构成了“百越南移”的概念互动,这一概念互动亦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史的注脚。  相似文献   
7.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涉及政治、军事、交通、资源、商贸等方面,初中学生要学好这段漫长而复杂的经济发展、变迁历史,有相当的难度,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理清脉络,剖析重心。我个人以为要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沉重的政治伦理异化中解脱出来.以礼乐政治为中心的"北国诗性文化",只能看作是一个自身特征尚不明晰的"初级阶段"或"早期状态".朱逸宁认为,自8世纪起,中国的文化中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诗性精神获得了说话的机会,并由此成为中国民族二元精神中的一极.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文艺活动.李正爱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主体所采取的生活态度不同,江南民族和北方民族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北方黄河文明选择了政治-伦理为其生活理念模式,建立在鱼稻文化基础之上的江南则选择了审美-诗性作为它的生活理念模式.这种有着江南特色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独特江南文化气息的一种审美-诗性文化.刘铁军认为,在远离政治中心、疏离国家权力中心的乡村宗族组织中,乡绅成为中国乡村的知识占有者与权威阶层.他们既有公众话语遵循道德伦理的一面,又有私人话语追求精神自由审美的一面.这种有道德伦理与精神自由追求的乡绅话语直接表现在他们的治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9.
中华灿烂的千年文明因黄河流域的孕育而发祥,当这条文明之河蜿蜒地汇入宋朝之水时,它的主流便难以规避地变航改道,流向了繁荣富庶的长江流域,而在纵向上它也更深更广地普及到了贫民百姓的手中。宋代文化,正是这样发展的典型,不但使文化重心真正转移到了南方,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而当今学术界的研究多注重文化重心的南移却较忽视当时确实存在的文化深入发展的另一方面即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因此,本文将就宋朝文化出现的这两种发展形式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和迁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人才重心的南移和时代重心的南移 ,决定了迁都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 ,因而中国未来的新都应是开放交汇中心的长江中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