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析儒家思想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挖掘“天人合一”的精神资源,强调和实践天人和谐的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说,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同时对于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对待自然,防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景喜 《职业》2012,(14):59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须强调传道育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和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讨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从李白身上看到乐观飘逸,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从屈原身上懂得爱国忧民,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枫同志是一位个人风格鲜明的学者型领导干部。既有执政为民的广阔胸襟,又有深入群众的平易近人;既有敢管善抓的雄才韬略,又有春风化雨的细致耐心;既有侃侃而谈的豪情满怀,又有不辍笔耕的沉静自省。颇具“张氏幽默”的谈吐更是其独特人格魅力的重要标签,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往往会津津乐道,印象深刻。作为广东省人口计生系统12万多名计生人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4.
具有70年辉煌历史的重庆清华中学,秉承"厚德载物,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实行"五化"的办学方略,打造"五充满"的学校育人环境,深入构建"四注重"的育人模式,努力提供适应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努力把学校办成"质量优良、特色突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华名校",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刊推荐的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一种高尚的精神和无穷的力量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于艰难困苦中成长,锤炼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行。正是因为中国人身体中流淌着这样精神的血液,使得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更加安定团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更像是一记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相似文献   
6.
中国心是中国人所具有的文化心理特质,其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中,“厚德载物”中的“物”是一个人所具有或想取得的社会地位或身份、名声、功业、财富、权力等身外之物,“德”是与它们相符合能够承担起这些身外之物的心理素养。“厚德载物”就是不断培养、增进、厚实或提升与人的社会地位或身份、名声、功业、财富、权力等相匹配的素养即德性。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依据这一概念,“中国心”是承载中国人身份的必备条件,要做一个能承担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的社会责任或使命的中国人,就必须培养和增强中国心。承担的责任或使命越大,“中国心”就应越强越大。基于此,德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中国心尤其是中国文化精神作为重要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7.
北京,清华园小路 那个时候去看你,是因为想去看看清华那漂亮的东门吧。或者是军训太累了。你寄给我的那张站在清华园下瘦瘦的照片,校门上那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黑黑的八个大字无比耀眼。我们海大,好像是没有校训的吧。你在电话那头笑起来,有点小样地说,你要来北京,不是因为这个吧?是啊,其实我就是想你了。你看,你真老到。  相似文献   
8.
在民政部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工作界的大力支持下,民政部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社会工作研究机构——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于2007年4月10日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是民政部多年来推进社会工作不懈努力的结晶,是广大社会工作界共同期盼和努力的结果,是民政部继深圳会议后又一重大举措。它的成立,对于整合社会工作研究资源,加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促进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工作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对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维诗歌的思想并不恪守某道,不胶滞于成见,而是兼容并包的,其思想的根基是厚德载物的哲学思想。所以,诗人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只有从这一哲学高度去思考,才能正确剖析复杂的王维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个人培养的"内省、外修"之道,传统文化中强调应将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特点结合起来,刚健但不刚愎自用,柔顺但不优柔寡断,懂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乾》)的"内省、外修"之道,以求达到"穷神知化"的自我培养境界。乾之德刚健,坤之德柔顺;刚健,故而能积极进取;柔顺,故而能宽厚博大。"内省"之道的目的在于培养自我的心灵智慧,古人认为智慧就是平静不动的心,心动之际智慧就消失了,所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淡泊、宁静才是富有智慧的心态,具备这种心态的人才能够"明志"和"致远"。把易动的心"定住",智慧就会显现出来。正如《大学》中所说的那样"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因为心不定的人做事既不能专一也不能持久,所以知止而后定也是内省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外修"则是指通过人生的磨练达到"克己复礼"(《论语》)的目的。这种境界,是自我培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欲有所作为的人应该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