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行业需求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悄然兴起,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地方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学生的就业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主要探讨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构建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前提深化校企合作,以 "定制式"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为基本出发点,拟定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孟凯 《职业》2012,(3):58
我国从1999年起对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中职学校教育在起伏变化之中。2000年之后,中职学校全面并轨,国家不再统一分配,而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所有中职学校都面临着招生及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学生流失率曾经达到20%之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当下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择业、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使毕业生的择业更自主化,但是毕业生成功就业几率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密不可分。金融风暴引发就业机会显著减少与求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使得毕业生需承受比以往毕业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如何适度设置就业期望,加快调整好个人的就业心态,是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包分配、顶替接班、下海、双向选择、下岗失业、自主创业、网络招聘,基本概括出改革开放30年的职业变迁流向。职业变迁也创造了不少新词:炒鱿鱼、跳槽、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过劳模、SOHO族、小私(聘请私人医生、私人保姆、私人理财顾问等)、考碗族(专门准备考取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海龟(归)、新中间阶层、网店……  相似文献   
5.
新生入学选班报名,中途又可选班自由流动,允许“破产”。学校始终形成学生争夺好老师,老师争夺好学生的竞争局面。实行双向选择,达到动态平衡,造成最佳的教学情境。教师的业绩与经济挂钩,奖勤罚懒。社会积极参与、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要贯彻十五大精神,搞好国有企业,必须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要求对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进行改革,形成市场选才的机制。我们目前对企业经营者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将企业经营者作为职业企业家推向市场,接受企业的挑选,形成经营者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双向选择招聘用人机制的实施,为毕业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选聘人才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双选招聘制度的不尽完善和其他消极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存在着某些误区,主要表现有五重五轻: 一是重智轻德。有些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只注重考察其学业成绩、外语水平和研究成果,而不太注意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其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片面追求人才高消费,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要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素质,勇敢地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9.
对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金明 《职业》2008,(9):62-64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在这个背景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从原来的国家“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模式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慈善事业格局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准行政制度化机构垄断慈善活动到民间慈善组织自由发展,再到政府利用制度划定公益活动框架的过程.帮助弱者、树立自身权威或身份认同的传统慈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准行政化家长式慈善体制,与现代慈善理念格格不入,慈善事业的不断转型发展正体现了政府利用自身张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