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184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359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综合性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据历史记载,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是为纪念奥林匹亚神在奥林匹亚的古代平原上举行的。最初的许多运动项目,都源于古希腊神话。  相似文献   
2.
米利都是古希腊早期的文化中心 ,但由于相关资料的缺乏 ,它一直未引起史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论述米利都创始性的文化成就 ,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对外交流 4个方面分析其成因 ,对米利都在古希腊文化史上的地位做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追求卓越     
希腊人的精神,是不甘平庸、勇于创新和超越自己的人类精神。 遥想古希腊时代,无论是雅典学园的睿智辩论,行吟诗人的啸歌吟唱,还是爱智者对于宇宙人生底蕴的追索,特别是奥林匹亚及遍布全国赛会上的竞技运动,希腊人在人所能有的所有方面,在在都呈现出一种当下已日见稀薄的精神。用希腊史家基托的话说:这一贯穿在所有领域之中的精神“就是卓越(excellence)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自然法从早期的希腊自然哲学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在希腊城邦的历史终结时,它演变为一种伦理秩序,经过西塞罗和务实的罗马法学家的转化,它最终成为法学上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对现代教育有直接影响的几个最重要文化区域,古希腊、古罗马、古犹太和古代中国,对比它们在的教育理念上的不同和由此而导致的教育结果。从教育的结果来看,斯巴达人重体能,雅典人重智力,罗马人重情商,犹太人重圣灵,中国人爱官位。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常见而重要的表达方式,它的本质特征——生活化在神话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透视希腊神话真实世界的一个独特视角,既充分展示古希腊人的生活视野和心理世界,又给后世留下诸多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7.
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及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都对德性与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其思想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行政哲学思想资源。在德性与规范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方的德性都具有事实上的行政权力规范功能,其都将“好人”作为善治的基础,从而区别于现代的规范伦理学。在德性的结构与治理的关联性上,中西方都认为德性存在着主体分化性和稳定性,而对德性的主体分化性和稳定性的理解,又影响着其对行政模式的具体设计。在德与位的关系问题上,中西方思想家对二者的对应性都表现出一定的犹疑,在理想逻辑中期待德与位的统一,而现实中德位分离的状态又使其不得不寻求德位统一的新的解释逻辑。  相似文献   
8.
陈名胜 《决策探索》2014,(18):88-89
一“、官邸制”权力制约的新思路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告诫世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正是因为权力的这一属性,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许多的先贤大哲就开始投身于权力制约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的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困境中的道德碎片化问题正是由于割裂了人与超验世界的联系而缺少了善作为终极关怀与终极价值,换言之,零散的道德原则是没有终极意义的,这正是其背后所缺少的最根本依据。在缺少整体依据与根本价值而陷入虚无的现代道德境遇下,将善作为理念与幸福是现代性困境诸问题中的一条自我救赎的可能途径。在对善的追寻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具有一致性,都把善作为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指向,善是永恒的目的,是自然与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展开的具有必然性的蓝图。善是我们应然的永恒追求,是终极价值带给我们的关怀与信仰,对善的存在论回归旨在通过对人类真正幸福的探寻来重构一种人类整体意义上的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希腊词phusis与拉丁词natura都是西方的"自然"概念,是罗马人将phusis翻译作natura。通过对二者进行词源考察和词义分析可知,它们都具有本源、存在和性质等基本含义;但是二者的词根之间和词缀之间的差异使得phusis的词义比natura更具能动性,并且phusis更倾向于意指"创造"等动作的目的,而natura更倾向于意指这些动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