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资源、权力与国家:解读吉登斯的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登斯被看作是当代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从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了反思和解构,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的建立基础、阶级本质和发展轨迹等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解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吉登斯从资源和权力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涵义和历史类型.在他看来,国家是一种能够对社会进行反思性监控的组织,以反思性监控能力和暴力垄断能力作为标准,国家划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民族国家三种历史类型.吉登斯的国家观为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进行国家理论研究提供了某些启示意义,但其理论也难以逾越自洽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现代性”密切相关,每个人也不得不承担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的现代性带来后果。英国结构化理论社会学家吉登斯在其代表作《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按照文化与认识论的研究笔调,用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和描述方式,对现代性作出了一种制度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性的诸种特征中,新型信任机制尤为重要,而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分工化、交往快捷化的特点,信任的基础并非了解和信心,而恰恰是因为对专业知识的无知,不得不信。这样的信任存在着广泛的风险,也是因为"无知",潜在的风险并不能为人所注意。在信任风险背后,就是整个现代性的风险。而抵御这种风险,必须经过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与全新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4.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学理论,而且是一种历史观。吉登斯从人类实践活动的理论向度出发,对于社会的构成、社会的类型和社会的变迁做出了新的分析和说明,从而实现了当代西方社会历史观的重建。虽然吉登斯历史观受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巨大影响,批判吸取了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诸多理论成果,并且做出了许多富于启发性和独创性的见解,但是,吉登斯误解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否认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其历史观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  相似文献   
5.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大约从17世纪的欧洲起源的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具有断裂性、全球化、双重性等特点。吉登斯独创的将四个制度性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与军事力量贯穿于全球化与现代性的构想中,并且进一步探讨了隐藏在制度之维背后的动力来源,使人们在理解现代性理论上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6.
基于脱域机制,现代社会的信任关系体现为对抽象系统的信任,这一信任关系通过对缺场予以确信的行为不断地将未来纳入到当下的视域中,极具风险性.在现代性条件下,抽象系统因其反思性和专业性可以作为评估和应对风险的依据,同时,为了保障抽象系统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就要对抽象系统的运行和保障进行制度化规范.而现代社会出现的信任危机就源于抽象系统运行所需的制度性程序和制度性保障机制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学理论范式中,存在诸多二元对立的困境,如何超越这些二元对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科学界的重大课题.在试图超越这些对立的努力中,布迪厄和吉登斯的贡献尤为引人注目,两人分别提出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实践理论和结构化理论.布迪厄虽强调实践性,但其惯习概念具有明显的时间属性和决定论倾向.吉登斯的探索虽略显概念化,但其结构二重性也突出行动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何海兵 《天府新论》2008,(2):100-10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理论陷人了方法论的二元纷争之中,迫使当代西方理论家重构一个新的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从而出现了一股新的综合复兴努力的迹象.布迪厄试图用"场域"、"惯习"、"实践"化解结构与行动的矛盾,既体现结构性、又体现建构性.吉登斯确立了从人类实践活动看待社会的理论向度,把结构与行动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侧面.他们的努力标志着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实践论"转向,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以孙立平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立足本土经验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倡导一种面向实践的社会学,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社会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9.
同为英国当代著名的学者,巴斯卡与吉登斯的思想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重视本体论;他们都试图整合结构—能动性关系;他们都努力追求人类的解放。通过对二者思想相似性的比较,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理论的异同,推动了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关系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理论界大致形成了“一致论”、“对立论”以及“差异论”等几种观点。不同的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者吉登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马恩的关系做了“一致论”的论述。吉登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一般差异、友谊关系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学术关系,对我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