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以平常的心态,做好党和人民交付的工作任务,一点一滴地做出了工作成绩。但是,也有部分年轻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当地基础、环境的关系,个人的名利得失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心浮气躁,不同程度害上了“浮躁”病。  相似文献   
2.
不在乎     
韩青 《领导文萃》2012,(23):116-117
世上的很多痛苦、悲剧都是因为太在乎。太在乎地位,所以,一旦没有到达那个位置就可能怨声载道、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太在乎权势,所以,一旦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就可能灰心丧气、闷闷不乐,甚至破罐子破摔;太在乎名利,所以,一旦没有如己所愿,就可能不择手段、无所不用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第一回以不受名利拘牵的名士王冕来敷陈大义,而全书所写,则主要是追名逐利的冒牌名士,如杜慎卿、陈和甫、景兰江、丁诗、权勿用等。他们或以颠狂的方式暴得大名,或以"山人"而"飞来飞去宰相衙",或附庸风雅而酸态毕露,或自以为势利之极而其实"呆串了皮"。吴敬梓对这四类名士的调侃和讽刺,既表达了他对所生活的时代的失望,也表达了对理想的名士风度的期待和向往。《儒林外史》借以告诉读者:安贫乐道才是读书人最好的选择;安贫乐道的前提是完成基本的人生责任;而要完成基本的人生责任,必须具有正常的谋生能力。《儒林外史》所提倡的这一人生理念,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包含了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4.
沈小平 《中华魂》2014,(21):22-23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名利?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该经常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位领导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名利观,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才能过好"名利关",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惑,守住底线,保持本色。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追求什么样的名、什么样的利。能否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自觉做到弃不实之名、远不洁之利,是考察和衡量党员干部为政之德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5.
语录     
做学问,不能急于求成,切忌好图名利。做学问,知识要慢慢地积累。《周易》说"学以聚之","聚"就是积累储存的意思,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知识。不要浅尝辄止,得少为足;也不要有皮毛之得,就敷衍成长篇巨文,这害了自己,更害了别人。写文章,要有所为而发,确有所得而发,应该有价值,有较高的乃至永久的价  相似文献   
6.
玛格丽特·米切尔说过:“直到你失去了名誉以后,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赘,才会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盛名之下,是一颗活得很累的心,因为它只是在为别人而活着  相似文献   
7.
王勇 《老年人》2012,(1):50-51
《百家讲坛》让于丹的好口才得到尽情释放,使之成为众人眼里的"明星学者",讲课费水涨船高,轻轻松松出本书一卖就是上千万册。不过对于名利得失,她却显得十分清醒:"名利可能如影随形,但你得知道你是谁。"  相似文献   
8.
观闻  吴平 《北京纪事》2011,(8):13-15
陈云,素有共和国"掌柜"之美誉。作为党和国家的经济先驱,陈云一路筚路蓝缕,从起步到再出发,遂有中国财经工作如今的一路凯歌。对于5个子女来说,陈云是一位真正的慈父。他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着子女的成长,父亲在儿女心中是座无言的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华诞9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对陈云二女儿陈伟华进行专访,共同回忆世纪伟人陈云的壮阔人生。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与道家在名利问题上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先秦儒家名利皆重,先秦道家名利皆轻。两种名利态度都各有其合理性,也各有其不足之处。人们在对待名利的态度问题上应实现名利皆重与名利皆轻的结合,要做到宏观上名利皆重,微观上名利皆轻。正确对待名利问题,对于人们幸福指数的提升,对于人们灵魂的安顿,对于沽名钓誉行为和拜金主义的抑制,对于人们高远人生目标的树立,对于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吃透三个字:名、利、义我国自古就把不计名利、淡泊明志作为一种美德。其中,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说过的一段话是具有代表性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既有超脱名利得失的大智,又有切人事业的大勇。同时,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不计名利,只追求为国为民的功德,这也是一种大义。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仁者以财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