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国学"已经走进现代教育课堂,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以其"经世致用"的特点熠熠生辉,儒学注重道德的提高和礼仪的完善,以及法制的健全.这不仅对几千年前的先秦社会有价值,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尤其是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2.
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神州大地掀起了国学热。社会科学界围绕着国学的内涵和外延、国学的定位和研究方向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2007年10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学热与国学定位和前瞻”学术研讨会中,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表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本刊特刊栽其研讨内容,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和分析我国古代文献经典中的道德观念,不能不注意其中"言、意、行、效"之间的差异和关联,以避免轻率盲目肯定或否定的偏颇,误导了我们今天的思维?本文尝试就此问题,从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我们要从言行一致的角度研究传统文化典籍,而事实已经证明,古人有些"所言"者未必可行;(二)道德理想主义的许多说法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其思想方法和逻辑思路中存在着特定的理论缺陷.当代文化研究需要尽力避免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学热"缘起于中国学人试图实现由"照着讲"到"自己讲"的学术理想,启动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交互的方向.对待国学复兴思潮,采取"棒杀"或"捧杀"的非此即彼式的态度都是有害的,我们必须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个视域切入,才能看清国学对当代精神真空的填补作用和对道德滑坡的刹车功效,也才能悟出它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方兴未艾的国学教育只有落实到国民的生命实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所谓"重振国学"和"文化复兴"方有可能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丰富多样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独特的德育、无可替代的国情教育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功能。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全民族人文素养、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时代要求,是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正确思考和看待当前国内外不断兴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的必然要求,是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理性认识我国国情,不虚美、不隐恶,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诉求引发了三次文化高潮,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于外源性文化危机,是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体的一场文化革命;80年代"文化热"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而近年来的"国学热"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的共同选择.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热",再到"国学热",三种文化现象显示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化主体正从少数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黄素玲 《领导科学》2020,(2):F0002-F0002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文化彪炳史册、光耀千秋,一些国学经典中深邃的思想内涵,放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近年来,文化界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全社会掀起了国学热。龚鹏程先生所著的《国学通识课》一书,从古典文化的经、史、子、集和儒、释、道等国学基础入手,系统地向广大读者阐述了国学入门的途径和学习国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荀子极其重视儒家经典,但并不反对其他具体技能知识。荀子反对记诵与章句之学,主张学习经典必须知统类、尊师法、重实践,在深刻领悟古之圣人修身、治国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结合当今实际,成就君子人格和大儒事业。荀子的经典观念对当前国学热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东亮 《职业》2014,(34):42-44
受“国学热”影响,如今不仅流行汉服毕业照、汉服婚礼、汉服成人礼等,更有人喜欢穿着飘逸千载的汉服生活,引得一片艳羡。湖南一位90后女孩从中发现商机,凭借自学成才,创立了一家时尚的汉服定制室,受到人们的热捧。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国学热”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热"是中国20世纪最后10年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反映了学者们重建中国文化的愿望.应对国学进行合理、准确的定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地借鉴、批判地继承,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利资源,为提高我们的精神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