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非 《百姓生活》2013,(12):40-41
2013年6月1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以下简称特多)总理赠送给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件礼物。其中一件是一本英文版的童话书《皇帝、新娘与龙袍》。这件“国礼”的作者叫桑丽莎,她皮肤黝黑、笑容灿烂,是一个中国的洋媳妇。桑丽莎的丈夫朱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至今,他们两口子已定居郑州13年。  相似文献   
2.
赵健 《今日南国》2013,(2):49-50
人与人交往,讲究礼尚往来,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外交场合,除非万不得已需要大动干戈,通常情况下都是以“礼”相待。  相似文献   
3.
秦国的礼渊源于周礼.商鞅变法主张"法治",但他也认为,"礼者,所以便事也",因此并不完全排斥礼;<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的作品,在谈"孝"、"义"之中,渗透着礼的精神;在秦始皇的巡行刻石中,多处可见儒家礼治的特点;<秦会要>则单列礼部,对泰国礼给予了全面的总结.由于秦在战国末期横扫六国,实现一统,所以人们通常总是研究秦军事的强大,认为秦文化就是军事文化,与"礼"无缘.而事实上,泰在重视军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礼制",这种"礼"是符合秦社会发展及政治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自古礼尚往来,各国领导人之间互赠礼品,更是必不可少的外交礼仪。这种元首“国礼文化”折射出来的种种寓意、人情世故,十分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吴冠中  燕子 《可乐》2011,(9):56-57
豢养与上贡 我曾亲耳听到中国驻外使节向国内反馈信息:我们送的中国画不受欢迎,以后不要送画了。应引以为戒。法国总统决不会把塞尚、马蒂斯的画当国礼赠送。作品是国宝,当然不能送;如果作品质量不高,更不能作为国礼,这是我一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3,(10):22-23
国礼背后的故事彭丽媛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将上海老字号百雀羚作为“国礼”相赠。消息传出,这个老上海人印象中印着四只喜鹊的蓝色铁盒,几乎在一夜间找回了昔日的荣光。另两件礼品是阮仕珍珠礼盒和大熊猫图案蜀绣,其中,阮仕珍珠来自中国珍珠最大产地浙江,2011年时就已被国家礼宾局选为中共中央高级代表团赠送重要外宾的礼品。而蜀绣作为四川特色,常年都有政府部门采购,作为国礼亦是正常。  相似文献   
7.
张瑞 《东西南北》2013,(12):16-17
艺术与政治,从来就是紧密相连。《普京总统先生肖像》,既是精湛的沈绣艺术品,也作为国礼,成为信物,沟通了中俄关系。就如同它的同类,《奥巴马合家欢像》曾见证过中美关系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APEC峰会的期间,送手机,给实惠,签大单……各个经济体领导人在华的短暂时间内大多没有空手而来。金钥匙、草编工艺品、捐款和培训名额……中国也没有让各领导人空手而归。这样的国际会议上,收送国礼均有讲究,外交部礼宾专家表示,国际场合送礼越来越简化,送投其所好的礼物是要义。  相似文献   
9.
"国之命在于礼"。鸣放礼炮是各国盛大庆典和迎宾仪式中普遍应用的一种礼遇,是近现代人类文明程度提高后各国政府表达对来访国宾的尊重和崇敬。迎接外国元首来访鸣放礼炮21响,迎接外国政府首脑鸣放礼炮19响,国家级的重大庆典活动根据惯例拟定。1994年国庆45周年的时候,国家专门制作了一批新式礼炮,形似我们平常在战争片中所看到的那种大炮,虽说只能打空气弹,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4日,一封从北京中国外交部发出的机要邮件经过南京市外事办转交到沈寿艺术馆卜元馆长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