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出版管理之基础 夏瑞芳(1871~1914)出生的年代.正是鸦片战争等近代危机后.洋务运动大兴时期:他的出生地江苏青浦(今属上海),是较早接受西方经济和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可以说.夏瑞芳很早有接受西方新思潮的诸多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早期商务印书馆的主要社会贡献在于印刷简单的识字课本,让更多的民众获得了读书识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管理机制上看,早期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层,其核心人物是夏瑞芳、张元济和高梦旦。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的灵魂,夏瑞芳善于经商而又大度,高梦旦善于办事,又内方外圆、待人诚恳,办事既多方法,又讲究原则。三位管理者各具特色,从管理机制上形成了一个能互补的领导班子,为早期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研究商务的历史中,笔者觉得夏氏(夏瑞芳)可能因为早逝。功绩被他的继承人张元济及王云五盖过,而且有些学者觉得夏、鲍等几位创办人只是满手油墨的印刷工人。没有张、王的学术管理,商务的影响力不会如此深厚,但反过来可以说,若单靠张氏一介官僚学者,而没有夏氏的商业智慧,商务是办不起来的。如果没有夏瑞芳的雄才伟略,就没有张元济的加入,正如夏的创业伙伴高风池便在商务创业史中说:“瑞芳先生的长处,是善于识人用人,胆魄眼光远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