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台湾自80年代以来,新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体现出以群体觉醒的姿态,由闺阁走向社会,由依附走向独立,传统意识淡化。女性主义意识高扬。尽管如此,它并没有远离婚姻、家庭这一女性文学的世袭领地,婚姻自主仍然是女作家们不懈的追求。不过,此时她们的生活视野开阔,文化素养精深,见事方式深刻,不再把自由恋爱、自主择婿当作争取婚姻自主的全部内容。因此,同样是婚姻题材,她们不象言情作家那样热衷于女性婚前的恋爱活动,即使有这方面的描写,也不带梦幻色彩,而是将女性在恋爱生活中的真相现实主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她们也不象新闺阁作家那样平面地展示女性的婚姻悲剧,期待别人救援,而是深挖造成悲剧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女性自身的悲剧根源,并努力向社会开列出救治的药方。  相似文献   
3.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思想观念的差异,唐传奇、宋元话本、元杂剧、“三言”、“二拍”中女性的精神世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她们在追求婚姻自主,捍卫人格尊严的斗争中逐渐觉醒、成熟,展示出非同凡响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携手造佳酿     
刘维和 《老友》2010,(7):46-46
钱钟书先生经典而形象地把婚姻比作围城;而还有些人认为:婚姻就是柴米油盐,居家过日子;婚姻如同穿鞋,硌不硌脚自己知道;婚姻如茶,越品越香醇……亲爱的朋友,在你心里,婚姻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5.
1939年创刊、1941年终刊的《中国妇女》,是研究战时解放区妇女问题的重要刊物之一。文章从历史、文学、时代思潮等角度来观照其女性婚恋问题,探究在战争环境中、革命大局下,解放区女性婚恋自主的艰难。  相似文献   
6.
汉代妇女在婚姻生活中具有较高的自主权,这主要通过汉代妇女在结婚择夫、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中表现出来。导致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由于汉代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儒家思想束缚尚浅;其二,汉代妇女广泛参加社会生产,成为汉代社会生产的主要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过去,中国的父母曾经干涉、甚至包办子女的婚姻。现在,做子女的一代人争得了婚姻自主的权利;然而,反过来现在却出现了儿女干涉、阻止父母再婚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我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因为我出嫁了,就成了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其实我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他家是旧式人家,重男轻女。女儿虽宝贝,却不如男儿重要。女儿闺中待字,知书识礼就行。我家是新式人家,男女并重,女儿和男儿一般培养,婚姻自主,职业自主。而钱锺书家呢,他两个弟弟,婚姻都由父亲做主,职业也由父亲选择。钱锺书的父亲认为这个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解放区农村题材短篇中所反映的农民现代意识觉醒的意义。指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农民,接受科学、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教育,从而开始摆脱封建迷信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影响,确立了初步的现代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显示了中国农民思想的巨大进步,五四启蒙运动所提出的对农民的思想教育的理想,在解放区逐渐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0.
余连祥 《浙江学刊》2000,4(3):113-117
婚姻就像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面对婚恋的种种不幸,有的渴望离婚,有的不愿离婚,有的只是闹闹离婚,有的离了婚还要努力再婚。围城内外的悲欢离合被鲁迅、老舍、张爱玲、茅盾、郁茹等现代作家演绎成一篇篇小说。于是,在现代文学长廊中,有了一群富于悲喜剧色彩的离婚者形象。笔者试图从中国现代小说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离婚者形象进行分析透视,以揭示离婚者形象特殊的心态及其造成这种心态的民族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