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翻译学与美学的渊源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翻译中的美学研究,尤其是对译者审美活动的探讨为研究译者在翻译审美过程中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译者的翻译审美看,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其审美心理结构反映原作,形成对原作的审美评价。相应地,在译作中译者再现原作的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审美评价,也即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然调动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活动中,“审美专制主义”曾对诗性文化形成一种精神窒息。但与之相反的“审美无政府主义”同样也是对诗性创造力的取消。人类艺术文化的繁荣格局,来自于一种“多元普遍性”。营造这种格局的关键,在于如何从逻辑上来把握“审美趣味”与一般“生活口味”的差异。概括地看,审美趣味的普遍性意味着一种客观性原则的确立,从而也是审美评价的立场的确立。这使批评有可能对具体审美实践作出优与劣的区分。但审美趣味的主体经验性,又意味着这种普遍性只能存在于一个宽广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4.
李华 《河南社会科学》2001,9(4):159-160
效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物的审美价值。事物客观上具备的美是产生审美价值的物质基础。编辑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编辑主体只有站在美学和社会学的高度,运用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等多种手段,才能准确而全面地认识编辑客体的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最终体现出对事物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5.
很多美术教学者认为欣赏教学比艺术实践教学有难度,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作品,其价值较难判断.本文论述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和审美.  相似文献   
6.
从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美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绘画欣赏中的评价三方面,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进性了论述,并提出了有益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格的美与真善马雅丽关键词:人格,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审美评价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格美的衡量标准突出地表现为“善”,即社会功利、社会利益。个体的荣辱必须服从于社会功利的规定。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是个体仍然束缚在旧规范的框架中,还...  相似文献   
8.
从音乐鉴赏的理性认知与审美评价两方面来看,理性认知是形成审美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应重视理性认知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大跃进     
正急功近利的教育状态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可是却在这几年愈演愈烈。我们不禁要问:"时间,走那么急,要去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是,"树人"连一年的目光都没有,短浅到只为某一次考试。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到培训班学习国画,老师对学生说:"这里才是得分点!你这样画怎么能符合国画考级标  相似文献   
10.
明代北京长城因其文化特点而带来了审美评价上的难度和特殊意义。北京长城与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关系是长城美学评价的认识基点,其中包括长城与明代帝王心态、北京世人心态和幽燕自然、人文风气的关系。北京长城的简约、厚重、变化、豪迈、悲剧、想象之美分别体现其审美文化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