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越战是美国自二战以后最重大的海外干涉 ,也是尼克松政治生涯中的重要部分。尼克松从担任艾森豪威尔政府副总统起到约翰逊政府前期 ,一直是美国对越战争升级的支持者 ,而到了 196 8年他对越战的态度由强硬走向缓和 ,并最终于 1973年 1月与北越签订了和平协定 ,结束了越战。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尼克松处理越南问题的根本依据 ,但在促使对越态度转变中一些他个人的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尼克松作为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 ,充分认识到越战造成了美国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军事、经济损失。同时 ,虽然尼克松本人内心始终坚持反共立场 ,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 ,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调整与中、苏的关系 ,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越南问题。更重要的是越战与尼克松个人政治命运的联系。美国国内掀起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同时 ,战争还造成统治阶级内部各利益团体和党派的分裂 ,尼克松要想在选举中获胜则必须调和两种对越战的极端态度 ,走中间道路 ,以取得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1976年,塞奇作为British Council的交换学者开始研究中国,此后他每年都要访华一次。塞奇关于中国发展的著作有《中国的治理与政冶》(2001年)、《中国80年代关于科学的政策》(1989年)、《毛泽东时代中国的革命性话语》(1994年与大卫·埃普特合著)、《中国共产党登上权力之路》(1996年)等。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美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国内学界对尼克松、福特时期"中美关系解冻及正常化进程迟缓的原因","正常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台湾问题","正常化启动、发展的影响与评价"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部分研究成果多侧重于这个时期政治、经济领域的宏观构建,在文化、意识形态和微观层面上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因此,若能以"决策"的视角并结合新近解密档案来考察整个正常化进程,尼克松、福特时期的中美关系史研究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金圣基 《领导文萃》2012,(18):80-83
如同尼克松通过"罗马尼亚渠道"向中国传递橄榄枝,1985年,邓小平也透过该渠道向刚刚主政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传信。罗马尼亚渠道1985年3月28日,北京。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邓小平提到,苏联建立戈尔巴乔夫体制以来,在整个姿态和言论上好像对中国有了变化,但还不是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在外交场合的公开谈话,邓小平表示了对戈尔巴乔夫就任  相似文献   
6.
水门事件的发生虽使尼克松成为"被贬黜的前总统",但他并没有被击垮,反而取得了显赫的成就。水门事件发生后,总统及白宫幕僚的权力受到削弱,当时的民众对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感到沮丧和失望,美国媒体和民众也彻底改变了对政治人物的看法,带"门"(gate)字的英文词尾,从此成为政治丑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与美国政府要员面对面而坐,双方都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对方 1971年7月8日凌晨,天蒙蒙亮,我们4人带上最轻便的行装从钓鱼台宾馆出发,坐了两辆黑色小轿车直奔南苑机场.4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伊斯兰堡查克拉拉机场特别停机坪.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14,(5):60-61
3月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偕母亲和两个女儿顺利完成一周访华之旅,留下了很多故事,也留下一些未尽话题。其中,陪同米歇尔访华的第一夫人办公室主任陈远美,因其华裔背景而引人关注。这位在公众面前笑容可掬、体态丰腴的白宫女幕僚,和奥巴马夫妇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左膀右臂,她对米歇尔有怎样的影响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杨敏 《东西南北》2012,(16):74-76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随行记者总共有180多人。为了接待他们,中国外交部新闻司从北京各高校、文化部门、体委、对外友协等单位抽调了近100人充当翻译,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10.
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从基辛格、尼克松到卡特,30多年前,中美两国数任领导人,为打破彼此政治和文化间的陈见和隔阂,恢复两个大国间正常的外交关系穿梭奔走、呕心沥血。他们的不懈努力促成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