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小文 《老友》2015,(3):14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枚特殊的银元。它呈墨西哥鹰洋样式,直径39毫米、厚2.2毫米、重27.58克,正面图案是墨西哥共和国国徽的造型,背面为一顶自由软帽,帽周围放射长短不一的32束光柱。它就是当年闻名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工"字银元。墨西哥鹰洋从晚清时期流入中国,数量极大,流通广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方许多地方开始私铸墨版鹰洋银元。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的前夕,谢火龙在  相似文献   
2.
正岁末年初,王金双送来新作《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以下简称《塑造》)。全书洋洋洒洒计30万字,由南开大学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李新宇教授指导、审校、修改并亲自作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加工而成的,是他南开大学五载寒窗苦读的结晶,更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十七年文学"研究中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王博 《老人天地》2014,(9):26-27
<正>9月,我们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经过持续近3个月的讨论,参加讨论人数达1.5亿,占当时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前前后后共收到意见118万多条……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  相似文献   
4.
张学谦 《中华魂》2016,(4):41-43
今天的座谈会是纪念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陕北党的重要领导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马明方伯伯诞辰110周年。我的父亲张达志曾经在明方伯伯的领导下,与明方伯伯一起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白色恐怖的严峻环境中,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的创建,并在斗争中结下了兄弟般的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当时知识分子的特点,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进行系统马列主义教育,注重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改造;号召向工农兵学习,注重在劳动生产实践中进行思想教育;注重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阶级感情培养.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和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十七年文学,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都不免失之简单,而应尽可能重返文学现场,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以客观、理性的审视。作为“为工农兵”的“新的人民的文艺”,其文学思潮在规范与质疑中交替演进,创作主体具有认同与焦虑的心态特点,文学作品则主要有建构与超越这两大叙事类型,总体上体现了对“工农兵”文艺的建构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70年代,在中国文艺领域,"深入生活"作为一种创作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热切倡导,由此给中国的文艺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通过梳理、分析这一时期"深入生活"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演变,得出结论:不顾历史和个人条件一刀切地要求作家深入某种指定的生活,或是一味地排斥深入生活,都产生不了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春来草自青     
7日中午媒体记者打来电话,要我客串考生写高考作文。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我是所谓工农兵大学生出身,没参加过高考,岂料竟一连三年做了三篇高考作文——欠债总要偿还,至于结果如何,只好请读者打分了。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术界都没有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工农兵文学。其实,它虽然有着好些文学失误,但却又对我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艺术贡献:第一,塑造了一批崭新、独特的典型形象,丰富了我国乃至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第二,确立了反映底层民众生活,并表现底层民众情怀的写作规范,为中国和世界文学展示了表现底层民众生活的一种新的内容样式;第三,树立了大众视角下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并与作家的不同艺术风格相结合,为中国和世界文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式样。  相似文献   
10.
贺立华 《齐鲁学刊》2005,(5):94-100
阶级斗争理论于1920年代传入中国后,为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和19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成为建国后高歌猛进或急风暴雨般的文艺运动和红色经典文学的理论指南,回望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关系,育助于我们今天对20世纪上半叶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革命文学作出历史的评价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