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本文对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村以"工分制"为基础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从苗族与社区历史、"安全第一"的农民道义生存伦理、苗族文化、"路径依赖"原则等社会文化生态因素对这一特殊旅游模式作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阎振芳 《老友》2010,(8):14-14
弟弟3岁丧母,管护不力,养育不周,智商低下,演"财主"戏演成拐子,今年61岁才长成1.4米的小老头。集体年代,整劳力的年龄只挣半劳力工分,至今光棍一条!我做了教师以后,全家6口人,糠菜半年粮,仅靠我每月20元微薄工资帮补家用,度日艰难。因此,77岁的父亲还在生产队上喂养牲口挣工分,为生计奔忙。  相似文献   
3.
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一个个案,对经济学家有关集体时代集体经济效率低下所给予的解释提出了反证。作者通过一个众所周知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工分制下农民的劳动激励问题,所构造的几个博弈论模型也深刻提示了工分制下,这一时期农民之间的相互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所得到的结论是:集体时期的工分制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劳动激励制度,它所形成的激励与相互竞争使得农民通过不断追加劳动以获取更多工分的行为成为一种理性选择行为;而集体经济的失效也正来自于在该制度框架下,个体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将导致对集体公共利益的漠视。在结语部分,作者也在更大范围内对这些结论所蕴藏的重要意义作了引伸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存在着几种“特殊”工分,以投肥工、大队工和义务工为代表,对于集体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河北省昌黎县侯家营村的丰富档案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能够揭示出这些“特殊”工分的实际面貌、运行过程及其与集体分配的关系,阐明工分制对于集体分配的具体影响方式.投肥工对于社员家庭的整体经济收益有着重要影响.大队工有着自身独特的计算方式,同时体现了集体分配制度的公平性问题,社员多数因大队工的不公平而心怀不满.人人均摊的义务工对于普通社员则是一种普遍的负担.对这些“特殊”工分的研究,又反映出社员在分配中的心态和观念,尤其是他们对于分配不公平和低水平的容忍.  相似文献   
5.
黄永东 《老友》2010,(4):41-41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我不禁想起父亲,想起去年春节,他还和我们打牌的情景。而如今却两世相隔,再也听不到他亲切的声音,看不到他可亲的容颜,凝望  相似文献   
6.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人民公社体制下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从公社个人收入分配的构成和分配依据,以及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公社劳动管理制度和工分制几个方面,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后到改革前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实况,由此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以大包干为特征的分配制度创新,并最终取代公社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民族旅游社区参与的“工分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村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上郎德村以"工分制"为基础,以集体分配为形式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作了概括的介绍,探讨了"工分制"旅游参与模式对上郎德苗族社区经济的积极影响以及对该社区传统文化的正效应,探索了这一模式在构建民族旅游发展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很多公司都认识到让老员工和新员工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理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并希望不断探索到有新意、有趣的方法。但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公司的沟通方法还很老套:采用类似学校的那套组织严密的、层级分明的沟通方法。  相似文献   
9.
粮食与狗     
夏振胜 《社区》2010,(8):48-48
小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尽管全家老小齐上阵,无一例外地都去生产队挣工分,到头来分到家里的粮食还是不够吃。1976年的夏天.一天两夜的大雨让村里村外成了一片汪洋.庄稼全部绝收。  相似文献   
10.
从包工与日工的结合,到"自报公议"的一家独大,从基本口粮的盛行,到其与工分粮的双轨并行,作为集体化时代国家、农业社和社员间交换、消费、分配关系的具体实践方式,工分制度及粮食分配制度的调整与变化无疑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年终结算制度亦不例外,同样是国家为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基层社会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道备村来说,早在初级社时即已开始推行年终结算制度,此后历经高级社、大公社、人民公社三大阶段,30年的实施使之成为影响这个普通村庄的一项重要制度。尽管年终结算最终由于在按劳分配原则中的自相矛盾而流于形式,然其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奉献以及为之所奠定的物质基础,恰恰凸显了年终结算制度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