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组织无欲无求,多奉献无怨无悔,这是共产党人的一种崇高境界,这种境界叫忘我。 在检察长的职位干了4年的姚永志以重事业、淡名利的宽阔胸怀,展示了这样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冥想养生法     
冥想养生,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提法。所谓冥想,就是停止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跃状态。简单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这不是要消灭意识,而是在十分清醒的意识状态下,让潜在意识活动更加敏锐与活跃。  相似文献   
3.
喜欢咀嚼平仄,诗与情交汇融合,善交文朋墨友,缘和份不离不弃。近日,笔者一行慕名拜访了著名诗人、书法家戚建庄先生。  相似文献   
4.
关捷 《百姓生活》2013,(2):36-37
下乡采访偶遇精神失常女,善良女记者为孤儿寡母揪心 2006年7月的一大,辽宁丹东《鸭绿江晚报》记者宋家晖去东港市长安镇广老村采访。在广老村,她见到了一个叫王齐玉的精神火常的女人。当时,王春玉坐在地上,衣着破烂、目光呆滞、头发蓬乱。突然,她一面大叫着“他没有死,我找他去!”一面飞快起身,疯狂地奔向大街。王春玉的一双儿女边追赶边哭喊:“妈妈,回来吧,路上有车呀!”  相似文献   
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成长小说中带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主人公道德成长的主题。小说中,随着主人公哈克贝利不同层次需要的逐渐满足,他的心理不断成熟,道德水准不断升华,最终成长为一位"忘我利他"的理想道德的化身,实现了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6.
香气使人迷醉,在香气中,躯体也被气态化了,它散失在香气中,犹如灵魂,成为香气的一种分子。香气使人快乐,是使人达到忘我的一条捷径。在芳香中,人的意识消散在香气中,成了香气本身的意识,气是精神与灵魂,香气则是灵魂的销魂。  相似文献   
7.
知足谣     
知足常乐,知足得福,乃千古箴言。这里说的知足,并非学业和事业上的不思进取,而是针对无休止的奢求和欲望而言。追求幸福、满足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若无休止地追求,对人却是一种伤害。以前有这样一首民谣,即对生活中那些见物忘我、身为欲驱的人做了绝妙的嘲讽:“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相似文献   
8.
“官清民自安”.说的是一种“和谐”.这种“官民和谐”一直是古人孜孜以求的愿望。如今,倡导廉政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动笔前“没有计划”、写作的“忘我”状态和情感的燃烧奔泻三个层面上,结合巴金的言论和创作实践对他的创作心境加以考察,试图立体全方位地揭示巴金写作时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奎龙 《东西南北》2010,(6):F0003-F0003
“这老者是谁呀?”当第一次走入机房看剪辑,面对荧屏上1949年的“彭兴华”形象,曹磊竞有些认不出来,这种对自己扮相的突然陌生和“忘我”感,在编剧远方和导演陈国军看来,恰恰从一个侧面预示着这位演员成功了。《松花江上》5月2日起从央视热播到全国,曹磊剧里年龄跨度达20余载,从将逢“而立”演到逾“知天命”,演技挑战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