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62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课教学中课时少,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较多同学对技术原理的理解不深刻及技术动作的掌握较慢的现象,提出了在田径普修课教学中运用正确技术运动表象想象法来弥补上述缺陷,使学生通过头脑的想象和练习来更好的理解掌握技术。  相似文献   
2.
陀氏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自由意志,而自由又分"恶的自由"和"善的自由"两种,这样自由就成了人性与兽性的矛盾统一体.其笔下所有的人物都不过是对人性钟摆的最初、最低、最高的区间轨迹的勾勒,象征性地表现了人性终极性的本质维度:自由、罪恶、梦想的相互撕裂和相互充实、相互矛盾和相互统一.由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成了一个称量一切的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3.
“三戒”之说,“屏四恶”思想,“绝四毋”之说,“尊五美”思想和“三贵之道”是儒家“德性”智慧的结晶。现代企业“形象管理”理论认为,成功的企业管理是由管理者的内在道德素质和外在礼仪形象决定的。打造企业家的“道德形象”,实施“自我管理”,应当从儒家“德性”智慧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朗读者》是一部思想严肃的电影。如题目所显示的,对于汉娜来说,识字与朗读不仅仅意味着掌握了技能,也意味着生的尊严,更意味着对生命、对时代的反思和责任。汉娜因反思、悔悟而以死谢罪。电影也展示了哲学家阿伦特发明的一个新词:平庸的恶。恶之平庸而非极端,意味着那个时代的人大众判断力的普遍缺失,由此导致犯罪而不自知。同样的,电影中所展示的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也告诉人们,有一种自然法或道德法,高于所有的成文法。如果说成文法具有历史性,因国家不同而不同,那么自然法则具有超越性,它规范着人类的行为,是评判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此外,电影中汉娜,在监狱学会了阅读,学会了爱,也承担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从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传统健美操普修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根据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改革思路,并从课程的多元化发展设计的角度,分别就课程目标的多元化、教学途径多边化、授课类型多样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评价综合化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醒世姻缘传》和《歧路灯》是明清时期两部重要的家庭长篇小说,作者比较宏观地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家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其中所写的婆媳关系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大相径庭,《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和《歧路灯》中的巫翠姐都是"恶媳妇"的典型。这种"恶媳妇"的出现,与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心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失信的企业及其领导人往往要承担来自社会的全部指责,而鲜少有人去指责这类企业的普通职工,其实这些企业的普通职工也应负一定的责任。文章通过借用阿伦特"平庸的恶"的理论,分析了失信企业普通职工应当承担责任的原因,指出了应培养职工的后果意识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不论是读者接受还是学者研究,人们作为文本接受者关注的焦点总是小说中的主角,而往往忽略了次要人物的形象与特质。在犯罪小说中这种现象尤为显著,主人公紧张的作案过程及心理活动,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接受者的心绪,以至于几乎完全遮盖了"次恶"形象的气质与光芒。作为中俄犯罪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太阳黑子》和《罪与罚》在成功塑造了犯罪主人公典型形象的同时,也将"次恶"形象的独特气质与生存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作为城市的参与者和旁观者对社会、城市清醒的认知,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残酷阴暗面,回望自己犯下的过往罪恶时所表现出的挣扎与彷徨、忏悔与赎罪,同样意义非凡,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康长乐 《理论界》2022,(10):49-56
从叔本华开始,非理性地探索世界的方式逐步显现在哲学家的思考中。叔本华从与黑格尔相反的路径来解读康德,通过对康德的批判构建了自己的意志哲学。意志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一思想,贯穿了叔本华思想的始终。叔本华从意志哲学的角度,发掘出了“恶”的本质内容:人作为意志最完美客体化的呈现因其在痛苦中的挣扎而使“恶”发生,从而表现出“非义”“利己”等特征,“恶”存在于人的欲求和冲动中并且以循环的方式不断呈现。唯独通过悟知性格使人达到艺术(音乐)的层面,人才能得以暂时摆脱表象规律的束缚。同时,在对叔本华哲学“恶”的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正义、强制等范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严复对国民“恶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末改造国民性思潮中 ,严复首次提出了国民“恶根性”问题 ,本文从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改造方法等方面对戊戌时期严复关于国民“恶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 ,严复站在中西对比的高度对国民“恶根性”表现的分析只是对国人中某些阶层、群体存在的“恶根性”的批判 ,对其形成原因所作的探讨则是比较深刻的。他主张改造国民“恶根性”从改造传统教育着手的思想虽然只是站在传统经济结构、政治文化基础上的反传统 ,具有片面性和不彻底性 ,但仍然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