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8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771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女诗人不仅在女性很少涉及的战争、政治等重大题材方面大显身手、独领风骚,而且在女性常写的闺怨、爱情及日常生活题材方面也呈现出男性化的倾向.在审美情趣上,唐代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骑射、胡服、袒胸露背、抛头露面,追求阳刚之气.在诗歌风格上,追求格调高远、意境雄浑的士大夫风范,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这一切,都使得唐代女性书写呈现“拟男化”的特征.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时代风气使然,也与诗人拟男化的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2.
具身认知本质上是大脑对多模态信息的加工过程,因而图像等异质模态与语言一样,可直接参与隐喻的认知表征。重新检视隐喻的表征过程,发现多模态隐喻的具身表征涉及形式表达、概念及认知情境三个不同的维度,因此"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感官"体验可在形式表达层产生知觉仿拟效果,影响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方向;依托多样化的形式表达,"身体结构"通过"取象赋形"的认知操作偏离其原有意义而成为另有所指的表征符号;"场景"则在与身体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进而赋予符号新的所指内涵。  相似文献   
3.
传统写真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要求达到“形神兼备”。通过对写真艺术历史的考察 ,认为 :传统写真在我国绘画中是发展很早的一种艺术体裁 ,传神是写真艺术的优良传统 ,背拟是写真艺术的重要法则 ,线描和笔墨法是写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传统写真艺术成就是由民间画工和优秀的文人画家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异步并行拟牛顿方法 .若假设目标函数 f和约束函数h至少三次连续可微 ,且△h(x)对任意x∈Rn 均为满秩矩阵 ,证明了所提出的异步并行算法是 q—超线性收敛的 .  相似文献   
5.
6.
将分次正则环的概念推广到分次拟正则环上,研究了分次拟正则环的若干重要性质,并给出了分次拟正则环成为分次正则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列维·施特劳斯在神话人类学分析中所建构的“拟语言结构”思想 ,界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语言理论之间 ,又对二者有所补益。它不仅表明列维·施特劳斯对于人类思维与社会行为特征之间互动关系的思索 ,也体现了西方现代美学在语言本质论方面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定义了半局部强凸,半局部强伪凸及半局部强拟凸,并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弱拟正规和广义中心元概念得到有限群为超可解群的若干充要条件,推广了现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域内”汉籍的研究上,而对“域外”汉籍,则很少涉及。近20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在域外汉籍的整理和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刊此次邀请七位这一领域的“拓荒者”,他们对域外汉籍的界定,域外特别是东亚的汉文小说、诗歌和戏剧的具体情况,域外文人对中国原作的拟效,国内汉籍的东传以及百年来中国文人对域外汉籍的寻访,都作了精练而全面的介绍,并提出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本期刊发域外汉籍研究的一组文章,就是希冀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的探索、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