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1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述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关系,旨在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覆辙。  相似文献   
2.
凌建华 《领导文萃》2006,(7):163-165
有一种反抗,并非因为受到压迫,有一种反抗者,恰恰享受过“幸福生活”的眷顾;曾经是既得利益的“宠儿”,最后成了与它势不两立的“逆子”:恩格斯、林肯、赫尔岑、托尔斯泰、谭嗣同、鲁迅……这些旧秩序和既得利益的反叛者,首先是这样一种巨人:在人类贪婪龌龊的历史中,他们承继了最后的、最真切的良知。他们是“叛逆”的神之英雄普罗米修斯盗给人类的火种,薪火相传,在时代的阴霾深处投下缕缕光明,使人们不至于在黑暗中迷失太久,使后来者有了前行的道路。历史进步的动力一半来自于被压迫的阵营,一半来自于这些“叛逆者”。我不能不提到谭嗣同—…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应该正确激发、巩固学生的兴趣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长久动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两位作家的比较,发现人民性的主题是贯穿于他们的作品的一条共通的主线。并且人民性思想的形成都与他们的宗教思想密切相关,尽管二者在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方面存在着本质的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这种相似性是他们在各自的一生中对精神问题和道德问题探索的结果,也是他们的文学作品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从1877年开始研读《道德经》,到1909年11月止,历时30多年.他曾说老子的学说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事实也是如此,以爱感优先论重构人的世界观的思想就是一个方面的证明.托尔斯泰和老子的以爱感优先论重构人的世界观的思想是基于这样的路径:爱是人之本性,是人的内在价值并拥有优先法则,是人的共同体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占强 《社区》2012,(24):22-22
“性感”是个外来词,据说最早来自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情人对妇女主人公安娜的赞美之词,后在我国著名译作家周扬文学功底的精彩演绎下大放异彩。“性感”的人,就如同“性感”这个词一样,充满了魅力、诱惑力和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们,有谁排斥性感呢?不过,若是把这个词用在物业服务上,效果会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在其晚年的宗教文论中提出生命的本质在于精神,生命的价值在于体现上帝之爱的基督教伦理思想,这一思想通过长篇小说《复活》中关于地上、自我和上帝三个层级的审判所构成的潜文本得到体现。托尔斯泰不同于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着重从伦理角度寻找改造世界的途径,作品表达的救世思想,就是爱他人,从而尊重、保护和提升人性。它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价值,至今仍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的情感内容极其丰富,在《艺术论》中,他从多个方面对情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不仅强调艺术来源于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艺术表现的内容,而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情感。  相似文献   
9.
杜甫炼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的《复活》创作延续了十年之久,其开头部分就有二十种稿本,而这些写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修改。  相似文献   
10.
鱼夫 《当代老年》2013,(4):28-29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人生波澜壮阔,而他人生路上的最后时光,却很少有人知晓。1862年,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8岁的索菲娅结婚,一同回到托尔斯泰的故乡波良纳村,开始了甜蜜的共同生活。索菲娅不仅全面照管波良纳庄园,同时还要照顾托尔斯泰的生活,还是托尔斯泰写作方面最得力的助手。他的全部草稿都由她一个人来誊写,字迹工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