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知珠     
《领导文萃》2011,(18):53-53
记忆这事情,有时也是应当警惕的,因为它会因时间的过滤和抑恶扬善的心理而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梁漱溟,在考察人性问题时,虽然晚年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但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生命哲学。他主张人性本善,坚持人性善的一元论,倡导发展人性善的积极面,反对对人的外在裁制,指出只有生命灵通,人生才能向善;只有复兴礼乐,建设伦理本位的社会,才能抑恶扬善,使社会至善。其人性观是对传统性善说的继承和发展。由于联系社会现实人生实际和历史发展阶段不够,没有看到外在力量尤其是法律等制度对抑恶扬善的积极作用,其对抑恶扬善途径的探讨具有明显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刘征 《老人世界》2010,(11):44-44
据《现代汉语词典》注释,格言乃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练。对此,当代著名作家尧山壁老先生在《王淙(成功人生格言)序》一文中,更有其精辟独到的见解:“格言,法也。言之可以为法者,日格言。指示规律,说明道理的言辞,也可以成格言。”“它将成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抑恶扬善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制约、塑造和影响,制度对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和教育功能。制度和制度环境不仅决定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同时还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善恶行为而言,制度主要是针对人的恶行的,制度决定人的善恶取向。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是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的实体化、具体化。制度公正具有“底线”特征,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抑恶扬善。  相似文献   
5.
李生福  许颖 《中国民族》2010,(12):68-69
《雪峨传说》是一部抑恶扬善、带有童话诗性质的优美朴素的叙事长诗,反映了劳苦的彝族人民与财主富翁的矛盾和斗争以及生活中贫与富的社会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彝族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胡适依据实用主义等理论,对中国传统人性论作了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将性善说和性恶说转换成无善无恶、可善可恶说;着重考察各派人性论对人性向善可能性的思考,及在人生向善、社会至善的进程中如何抑恶扬善,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探索,为现代人如何追求至善的理想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他多从外在的、强制的角度阐释抑恶扬善的途径,对传统人性说如何从内在的、自觉自律角度达到至善的思想注意不够。胡适的不太深入系统的人性观,是他观察现代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