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乔依斯和鲁迅笔下的两个人物:阿Q与布卢姆,指出他们形象的怪诞源自于对狂欢文化的继承.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这两个人物身上的狂欢化特点:艺术主题,人物形象,文体和修辞.两作者继承了拉伯雷的写作方法,选取反英雄的小人物,也发展了小说这种创作形式,把日常生活写得如同历史和史诗.  相似文献   
2.
快乐是一种心态。拉伯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诚哉斯言!知足常乐。人的不快乐,常常是由不满引起的,如果放低欲望,减少需求,快乐自会"水涨船高"。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后来,他活了整整100岁。临终前,他微笑着重复那句话。其实,活着就是巨大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应该惜福知足啊!  相似文献   
3.
16—18世纪是法国“文明化”的重要时期,这种文化转型对拉伯雷阅读史的演变具有决定意义,并在法国人对拉伯雷小说中随处可见的“粗俗”的“物质—下体因素”的阅读感受中表现出来。17世纪中叶以前,无论贵族、教士、市民,无论男性、女性,不同阶层和性别的法国人都能欣赏、理解或至少不反感这些因素。即使是激烈批评拉伯雷的人,他们的着眼点也主要在于拉伯雷的宗教倾向,而与小说中的“粗俗”元素无关。而17世纪中叶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以宫廷社会为中心的上层社会“文明化”,使拉布吕耶尔和伏尔泰等人“突然”发现了“肮脏”、无法理解的拉伯雷。巴赫金的研究尽管对文艺学和历史学的发展有卓越贡献,但必须指出,他对拉伯雷和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文化存在明显误读,特别是把“官方”与“民间”概念绝对化和截然对立,并把16—18世纪的文化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怪诞(grotesque)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多变的美学范畴。俄国美学家巴赫金通过解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总结了怪诞自古以来所存在的七种母题,并且深入地挖掘了这些怪诞形象体系背后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学经典包括Classics和 Cannons两个维度,它首先是一个文化的观念,也是一个认知型和意 识形态的观念,经典和经典化产生于反复阅读和不间断的接受实践中。在1532-1711年间,拉伯雷经历了一 个曲折而充满争议的经典化过程,鲜明地呈现了文学场复杂的权力关系。1663年的豪华本、1711年的注释本 以其早期的多次印刷版本是拉伯雷经典化的重要表征。在指责与批评之间,拉伯雷的小说同时赢得精英阶层 和大众群体的关注,尤其是知识阶层的上层和贵族阶层态度分歧的热情关注。在最普遍的抗拒性阅读和接受 实践中,拉伯雷一直占据着文学神殿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关于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怪诞,狂欢化,怪诞现实主义与狂欢化的关系,怪诞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巴赫金对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是深刻而具有创造性的。其最大贡献是正确揭示了怪诞现实主义产生的土壤是民间诙谐文化,这对我们正确理解怪诞现实主义、理解拉伯雷小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贺岁喜剧曾作为标志性品牌,为冯小刚赢得了巨大的声誉。2009年冯小刚又成功地推出了《非诚勿扰》。该片不仅在票房上超越了此前的冯氏贺岁片,再创新高,而且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究其实质,《非诚勿扰》在情节叙事上的“狂欢化”策略功不可没。苏联美学家巴赫金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拉伯雷的创作时提出了“狂欢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哲理箴言     
《浙江统计》2014,(9):64-64
"友情"·友谊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保持。(歌德)·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他。(马克思)·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拉伯雷)·我们不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地去保持友谊,从而使它受到玷污。  相似文献   
9.
论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是以怪诞的方法来颠覆基督教神学正统观念,重新确立人本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深受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节庆的影响,并由此确立了他的"怪诞"美学思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拉伯雷研究>中的狂欢话语分析在民问诙谐文亿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人文精神自由欢乐的活水之源,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双重角度对"人"的重新发现.同时巴赫金对狂欢话语的放大也难免有"过度阐释"之嫌,其文本中无所不在的民间性和狂欢话语的非理性、集体性和鸟托邦色彩,又无可避免地拖出了作者身后时代阴郁的身影.从对过去的、未来的、集体的"人"的强调走向对现实的、经验的、个体的"人'的疏离,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在与人文精神的对话中既凸显了他的意义,也暴露了他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