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你每天怎么起床?闹钟放床边,手机天天部定时,还是让家人每天早晨叫你?其实,起床也要讲究“心理学”.长期被粗暴或不恰当的方式叫醒,会影响身心健康. 在被叫醒的那一刻,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潜意识就准备“下班”,意识逐渐控制大脑,所有神经系统开始启动,下令给四肢: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这个过程中,四肢也逐渐苏醒.整个过程都需要在安全的环境里,且需要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1,(2):31-31
联合国安理会2010年12月15日通过三份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所有剩余活动,并延长伊拉克发展基金各项安排至2011年6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发言中说,  相似文献   
3.
与关于恐怖主义资金的无稽之谈相比,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更是使得英国总统威信下降。这些谎言的欺骗手段是毫无节制的,而且又是相当怪诞,让人们觉得它们好像是摘自于某本粗制滥造的连环画。然而,华盛顿所编造的有关恐怖主义资金的瞎话却使得它能更好地控制全球资金的流动。  相似文献   
4.
霸权威慑与战略反制--双重标准下的伊朗核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危机的出现是伊朗与美国霸权长期对抗的必然,也有伊朗企图通过获取核武器寻求安全自助的因素。从战略行为方式判断伊朗核危机中的动向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对照,理解战略的根本目标与实现手段间平衡互动,探寻化解核危机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断言萨达姆政权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实际上,这场战争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一以色列冲突长期未能解决有着直接的关系。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其本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原因,中间涉及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纠缠,再加上大国势力的角逐,致使中东地区成为自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迄今巴以双方战事频发、以暴易暴的仇杀事件持续不断,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是人们观察“文明冲突”的窗口。凡是关注国际关系的人都可以发现,美国的中东政策明显带有偏袒以色列的倾向,这里除了犹太移民在美国具有能左右世界金融走势和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雄厚政经实力因素之外,还有其更深刻的宗教一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伴随美国对霸权的追求,美国的不扩散政策也由防扩散发展为反扩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不扩散政策的基本特点是“防反结合、以防为主”,但已经开始向积极主动的反扩散政策转变。2 0 0 1年布什政府执政开始,特别是“9·1 1”事件后,美国的不扩散政策实现了向反扩散的转变。在先发制人的对外战略出台后,美国的反扩散政策不断的得到强化。美国已经将反扩散政策纳入它谋求霸权的总体战略框架。美国反扩散政策和反扩散战略的霸权属性使之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内在矛盾,对国际不扩散机制和国际社会防扩散的努力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朝鲜顶着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依旧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鲜与美国的对立在平常百姓看来,和冷战时期的中美对峙有几分相似。今日的金正恩似乎有当年毛泽东的几分"英雄虎胆":不惧怕美国的压力,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后冷战时代,或是在有些学者所言的以"9·11"为标志的"后后冷战时代",朝鲜为什么会采取如此一些"另类"举动呢?以下维度的解释或许能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区冲突、恐怖主义事件、贩毒活动正成为世界新的不安定因素。对上述情况,杀伤性武器往往派不上用场,而非致命的人道武器却可大显身手。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谷惠 《中国农村》2007,(11):28-29
众所周知,为了制服卡扎菲,美国曾接连使用了空中轰炸、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种种手段,甚至动用了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机构的制裁,但卡扎菲仍然动作不断:洛克比空难、尼尔日空难,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不但美国人恨他,连阿拉伯盟友——埃及前总统萨达特也称他为“利比亚来的疯子”。自1977年卡扎菲《人民权力宣言》取代1969年临时宪法以来,利比亚靠着他的“第三世界”理论又走过了30年。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扩散及其危害,一直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安全之一,核不扩散条约(NPT),生物武器公约(BWC),化学武器公约(CWC)和导弹技术控制机制(MTCR)是国际社会对全球扩散危机的应对和治理,敏感的核原料,生物,化学和导弹技术在多重利益驱动下严重扩散,使国际防扩散机制的治理困难重重。中东地区WMD的扩散与阿以冲突,领土争端,宗教冲突,大国因素等纠葛在一起,使全球防扩散机制的治理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