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社生 《领导文萃》2009,(9):99-103
李大架子一米八三 李鸿章一米八三的身高在当时普遍缺少营养的大清国里,算是鹤立鸡群的,即使在北国满人中也是“云中鹤”。以前总以为关外满人人高马大,其实不然。查满清贵族和洋人站在一起的照片,传说中的满人大汉其实大多呈“矮胖型”。  相似文献   
2.
庄秋水 《领导文萃》2010,(19):105-108
<正>无法决断对于义和团,慈禧的心情极为矛盾。按说,以多年丰富的政治经验,什么"扶清灭洋",她当知晓这一群被饥饿结合起来的拳民们,除了骚乱,不可能带给大清国真正的安全。帝国的最高权力核心层吵成一团。会上明显分作两派。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近支王公和刚毅、徐桐(汉族,大学士,大阿哥师傅)、  相似文献   
3.
雷颐 《当代老年》2009,(8):26-27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在大清国摇摇欲坠之际,李鸿章如同一个裱糊匠,竭尽全力东补西糊,虽一时弄个里烂而外光,但是一旦遇上暴风骤雨,也是束手无策。后人,也恰恰从这个角度,或认为李鸿章是个大卖国贼,每逢中国与外国战败,都是由他主持和局,赔款割地道歉;  相似文献   
4.
Daniele Var  e 《21世纪》2010,(4):54-55
我对外国驻北京使馆的第一印象就是赞叹加惊讶,它们实在是雄伟而又宏大。我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它们能有如此之大的规模呢?”这里不妨做个比较,如果我们在伦敦的使馆也能有类似的规模,那么意味着它将包括拉罗夫纳广场、布鲁克大街直到克拉瑞芝的所有地盘。曾有人向我讲过这么一个小故事,它能部分地说明当时我们的使馆是多么的辽阔。  相似文献   
5.
赵炎 《社区》2013,(14):42-43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北京城朔风呼啸。大清国摊上大事了: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初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巨贪和坤被褫夺官爵;初八,和坤失去自由,十八日。和坤被数尺白绫吊死在监狱里。这充分印证了《好了歌》里的那句话:“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由此又生出另一句俗语:“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相似文献   
6.
伍弱文 《老年人》2007,(7):40-40
陈天华(1875~1905),湖南新化县人,近代民主革命宣传家。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为了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决然跳海,杀身成仁,年仅30岁。陈天华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从小嫉恶如仇,心忧天下,一言一行无不彰显出一个血性男儿强烈的报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7,(10):4-13
106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  相似文献   
8.
孤独的改革派皇帝驾崩 1908年,大清国的11月很悲伤。《纽约时报》11月14日的北京消息宣告:大清国光绪皇帝在这一天下午五点多去世。 慈禧的病情同样严重,她甚至在知道光绪皇帝病逝的消息时几近崩溃,至少给外界造成的印象是她对这个皇帝心存慈念。尽管大家都认为,独裁者皇太后也许才是光绪离世的一个隐约的原因。与此同时,她自己的灵柩也已经在宫内准备就绪。  相似文献   
9.
朱春龙 《社区》2011,(8):54-55
读汪衍振先生所著的《曾国藩升迁之路》,颇有些感触。曾国藩春风得意,以科举人世,官场行情一路飙升,十年光景,连升七级,遍兼五部侍郎,官至二品,可谓创大清国读书人人宦途未有之先例。曾国藩之所以能有如此非凡之造化,除却客观因素以外,与其个人反躬自省,刻苦修为,日夜砥砺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清初朝鲜因受传统“华夷大防”思想的影响对清韩宗藩关系持敌视态度,直到康熙初年朝鲜的这一心态仍未发生变化。而以三藩之乱为代表的汉人反清运动又进一步激发了朝鲜的“北伐”情绪,清韩宗藩关系面临崩溃危机。康熙为了巩固、稳定清韩宗藩关系,作出了积极努力。他一方面果断地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另一方面又主动地为改善清韩友好宗藩关系作出了多方努力。正是在康熙为首的清方努力下,朝鲜才放弃了对清国的敌视态度,清韩宗藩关系也获得了新的发展,从而为康乾盛世下清韩特殊宗藩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